数字化时代,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以其快速、直观等特点迅速挤占了青少年的时间和空间,成为青少年学习、社交、消费、娱乐的重要工具。
然而,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蓬勃发展,一些不当内容也悄然潜入青少年身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全社会应引起高度关注,千万莫让那些不良短视频毁掉孩子,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短视频访问群体日益低龄化。据《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增长到97.2%,我国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51分钟,观看短视频已成为未成年人的“新宠”。更为震惊的是,目前未成年人的触网时间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超七成的学龄前儿童已接触并主动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68.47%的孩子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看动画片,41.18%的孩子会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刷短视频。这种“低龄化”观看短视频现象极易引起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较大等后果,其危害程度不容小觑,一定程度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与健康。开启短视频的“青少年模式”迫在眉睫。
短视频内容影响青少年健康。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青睐于短视频观看。未成年人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获取信息、看直播、追网络短剧等现象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一些短视频毫无底线,往往以夸张、刺激的方式吸引眼球,传播着暴力、血腥、低俗、不实等内容,一定程度上极易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误导,恶搞、暴力模仿、低俗、成人化言行、攀比等不适宜青少年现象,严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一定程度上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产生不良影响。
短视频监管还需持续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短视频中的内容充满好奇,明辨是非的能力尚未成熟。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良短视频的侵害,还需社会各界多方发力。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审核职责,把好短视频内容质量关,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问题的短视频,维护好短视频资源空间。学校、家长也应因势利导,帮助未成年人从“刷不完”的短视频里抽身,理性用好短视频资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短视频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有潜力成为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有益工具。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确保短视频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推进器。
(红笔:郑华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