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明观察 > 正文

【红笔观察】直面考研压力,比情绪价值更重要

时间:2025-02-27 浏览量: 作者:关育兵

近日,各省份陆续公布考研初试成绩,一种“代查考研成绩”的服务在网络悄然兴起。考生花费几元钱,就能让他人代查成绩,还能收获“夸奖”或“安慰”。这种服务看似新奇,却反映出考生在高压下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暗藏风险。(2月26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考研是一场漫长且艰辛的战斗,考生备考时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查分时刻更是焦虑的爆发点。很多考生面对未知结果,都有“想查又不敢查”的矛盾心理。代查成绩服务的出现,通过“替考生承担压力”或给予“夸奖/安慰”,缓解了考生的紧张情绪,提供了一定的心理缓冲和情感支持,具有一定合理性。而且,代查服务价格亲民,考生愿意付费,这反映出社会对心理需求的重视,以及人们对情感支持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代查服务的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查分需提供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可能被用于诈骗、网贷等非法活动;另一方面,部分代查服务可能提供虚假成绩,误导考生,耽误复试或调剂准备,甚至存在诱导消费的嫌疑。

更重要的是,过度依赖这种服务可能让考生失去直面压力的机会。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成长的一部分。如果考生总是逃避直面结果,可能会削弱其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代查考研成绩现象的兴起,反映出考研竞争激烈、考生心理负担重的现实。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持续攀升,录取率却相对稳定,考生的焦虑被放大,情绪价值需求增加。故此,这也暴露出社会对考生心理健康支持的不足,许多考生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渠道,只能通过非正规方式寻求情感支持。

面对这一现象,考生更应学会直面考研成绩和压力。首先,要认识到考研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成长的一部分。不要过分夸大考研成绩对人生的影响,保持平和的心态看待结果。其次,在查分前,考生可以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已经尽力,无论分数怎样,都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反馈。查分后,若成绩理想,应理性规划后续的复试或学业;若成绩不理想,也不要一蹶不振,认真分析原因,考虑调剂或其他发展方向。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沟通,或进行适当的运动、阅读等方式,增强心理韧性,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社会和教育机构也应承担起相应责任,关注考生心理健康,提供更多正规心理支持服务。高校可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教育部门应加强对考研服务的监管,打击虚假信息和诈骗行为,保护考生合法权益。

总之,直面考研压力比寻求短暂的情绪价值更为重要。考生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勇敢面对结果;社会也应提供更多正规心理支持渠道,帮助考生健康、积极地面对考研及人生的各种挑战。真正的“上岸”,不仅是成绩的胜利,更是心理的成长与强大。从某种程度来看,这种直面压力的能力比考研上岸更重要。

(作者:关育兵  教育工作者  编辑:宁云平  责编: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