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明观察 > 正文

【红笔观察】动车为救人破例临停,停下的车轮承载着生命敬畏

时间:2025-03-04 浏览量: 作者:郭元鹏

近日,在一列四川成都开往贵州铜仁的动车G2985次列车上,一名老年旅客突发病状,情况紧急。重庆客运段乘务员及贵州桐梓东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紧急联动,临停救治。不久,列车临时停靠在桐梓东站。在多方协助下,金先生被快速送往当地桐梓县人民医院进行紧急救治。经过医院治疗,金老先生目前已无大碍,并转移到遵义医学院接受后续治疗。(3月4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现代交通高速发展的今天,动车以其快捷、舒适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而近日发生在G2985次列车上的一件事,让人们看到了动车在面对生命紧急状况时的担当,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关于生命保障的更多思考。

动车为救人破例临停,无疑是令人欣慰和感动的,它彰显了在紧急时刻,各个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以及对生命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欣慰之余,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在类似的紧急医疗状况下,是否存在更优化的应对方案。

考虑到动车上乘客众多,人员构成复杂,健康状况难以全面预知,是否可以考虑配备“随车急救医生”?我们经常看到类似的感人报道:有人突然晕厥,列车员紧急呼喊“有没有医生”;有人突然心搏骤停,列车员赶紧寻找有没有护士。可是,乘客的安全,不能完全指望“遇到了好医生”“遇到了好护士”“遇到了好乘客”。从理论上而言,乘客这么多,车上有医生乘客、护士乘客的概率不小。但是,万一没有呢?假如,动车可以考虑配备“随诊急救医生”,不仅是服务的延伸,也是安全的保障,能极大地提升动车应对突发医疗状况的能力。随车急救医生具有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急救技能,在第一时间到达患病乘客身边,能够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救治,稳定患者病情,为后续的专业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可行性方面来看,随着医疗人才的不断涌现,选拔和培训随车急救医生并非难事。而且,动车上可以配备基本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在列车行驶过程中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小范围医疗紧急情况。这不仅对患者是一种保障,对于提升整个动车的服务质量,增强乘客的安全感也有着重要意义。当然,在探索配备随车急救医生这一方案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如成本控制、急救医生的调度等问题。但这些挑战不应阻碍探讨思考的努力。

动车为救人破例临停,这一行为传递出生命至上的积极信号。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推动“随车急救医生”的配备,将使我们在应对动车上的突发医疗事件时更加从容,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真正让每一位踏上动车的乘客都能在安全保障之下享受旅途。这是一场关于生命敬畏与应急完善的持续探索,值得社会各界深入思考和积极推进。

(红笔:郭元鹏  编辑:宁云平  责编: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