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明观察 > 正文

【红笔观察】为蜡染踏青贵州的善举不妨再多些

时间:2025-04-02 浏览量: 作者:关育兵

近来,“年轻人为蜡染踏青贵州”受到关注,美团数据显示,自3月中旬起,贵州蜡染搜索量同比大幅上涨264%,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全省蜡染搜索量排名中位列次席,95 后、00后年轻游客在搜索贵州蜡染的用户中占比达45%。(4月1日《重庆日报》)

贵州蜡染作为苗族等少数民族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以往,传统技艺往往被视为中老年人的专属领域,而如今年轻人对贵州蜡染展现出强烈兴趣,甚至为此踏上探寻之旅,其原因值得探究。

从供给侧而言,贵州蜡染在传承发展进程中不断创新。非遗传承人与企业积极作为,将现代设计理念巧妙融入传统蜡染技艺,打造出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审美的多元产品,从时尚服饰到精致饰品,再到创意家居用品,不一而足。文旅融合的持续推进也功不可没,各地推出丰富的蜡染旅游产品与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蜡染制作,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传播发挥了放大器的作用。众多非遗传承人、手工艺者和文旅从业者,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以生动直观的视频形式,展示蜡染复杂精细的制作过程,讲解背后的文化故事,分享创意产品。这些内容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让贵州蜡染突破地域限制,快速走进大众视野,打破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隔阂,成功走入年轻人的视野。

在需求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年轻人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他们不再盲目追捧外来文化与潮流,而是将目光投向本土传统文化,积极探寻其蕴含的价值。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渴望寻找能让身心舒缓的方式,参与蜡染制作这类传统技艺体验活动,能让他们暂时摆脱喧嚣与压力,在动手实践中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契合了他们对品质生活与精神富足的追求。

年轻人为蜡染踏青贵州,带来诸多启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至关重要,它是民族的根脉所在。唯有持续创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并借助强大的传播力量,才能使其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传承。年轻人对文化体验需求的高涨,为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我们应深入挖掘各类文化资源,开发更多富有文化内涵与体验性的旅游产品,并利用多元传播渠道进行推广,满足年轻游客的需求。

实现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发力。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政策扶持,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其中,同时支持传播传统文化的项目与平台。学校要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将其融入课程体系,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可借助线上教育资源,让学生更便捷地接触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媒体与社交平台需充分发挥传播优势,大力宣传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创新传播形式,如制作专题纪录片、开展线上文化互动活动等。如此,方能让更多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的生活,让年轻人成为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推动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

(作者:关育兵  初审:陈超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