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日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已开通网上举报功能,广大社会机构和群众可线上反映欺诈骗保相关情况。(4月8日《南国早报》)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基金的使用安全关系每一名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2024年,国家医保局不断加大基金监管力度,坚持零容忍、出重拳,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构筑起‘利剑高悬、监管常在’的高压态势。”但是,监管力量与监管业务量还存在较大差距,基金监管任务繁重,仅靠政府部门单打独斗还远远不够,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医保基金监管,携手社会力量形成密不透风的监管网络。
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已开通网上举报功能,广大社会机构和群众可线上反映欺诈骗保相关情况。这一举措让群众成为医保基金监管的“眼睛”和“耳朵”,共同守护医保基金的安全。同时,根据《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办法》,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举报人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最低不少于200元 ,“水不急不跃,人不激不奋”,这也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基金社会监督暨举报奖励大会,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方面作出贡献的举报人现场颁发奖金,更是对社会监督工作的支持和鼓励。
但社会监督检查要真正发挥实效,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完善举报机制,首先就要疏通举报渠道。举报承办部门应当对投诉举报线索及时调查处理,依法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反馈投诉举报人。确保每一条举报线索都能得到及时处理,实现办结一件、销账一件,从而有效防止问题线索的流失或失管。其次,强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医保、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实时共享。这样可以让各部门对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提高监管效率。此外,还要对社会监督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相关工作机制,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监督能力和水平,使其更好地履行监督责任。
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不仅要出重拳,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开展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工作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丰富医保监管方式的有力举措,是医保部门了解民情、倾听民意的有效途径,对于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有效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织密监管网络,堵塞制度漏洞,携手守住“救命钱”,才能确保医保基金用在刀刃上,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
(作者:童其君 初审:陈超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