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明观察 > 正文

【红笔网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体现医疗服务温度

时间:2025-06-25 浏览量: 作者:魏芳

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是关键的民生实事。6月24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本市持续开展检验检查互认工作,截至2024年底,全市14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181项医学检验结果、300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的线上共享调阅、互认。至2025年底,医院数量将新增60家,达到200家,覆盖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97%的门诊量,让更多市民受益。(6月25日《北京青年报》)

但凡去过医院看过病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今天在这家医院看病,医生要让患者做一系列的B超、抽血、CT等医疗检验检查,明天去那家医院看病,医生也要让患者做同样一系列的B超、抽血、CT等医疗检验检查。这种重复的检验检查不仅让患者多花钱,而且也让患者多耗时。有时候为了做一个CT,往往是“排队等候三小时,拍拍片子三分钟”, 这让很多患者苦不堪言。

其实,对于一名患者而言,短时间内在不同医院看病,做出来的医疗检验检查往往并无多大差异。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同医院不同医生却要让患者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先做检验检查,再做诊断治疗。这样做,对于医生来说,也许是一种看病流程。但对于患者而言,这就是一种浪费,既浪费了检验检查费用,又浪费了时间精力,更浪费了医疗资源。

这种“看病一次,重复检验检查一次”的就诊方式,无疑是一种陈规陋习,已饱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诟病。可以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已成为广大患者的一种热切期盼。

此次,北京持续开展检验检查互认工作,这不仅为患者节省了看病开支,而且也大大缓解了医院“看病难”的压力。同时,也推动医疗机构回归公益属性,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可以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是一项惠民、便民之举,体现了医疗服务温度。

笔者以为,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看似小事一件,但这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虽然对于医院来说,推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之后,收入会相对减少,但对于患者而言,省时、省力、也省钱,这样的惠民、便民之举无疑值得点赞。

当然,要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还需完善互认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只有让医院有“标”可依,对“标”医检,才能让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成为广大医院的一种共识,真正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作者:魏芳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