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谢警官:我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写下这封信,向您表达最诚挚的谢意……”近日,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寄到了广州白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写信人是一位母亲,2024年,她的孩子中考后曾深陷境外电诈园区,后在白云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谢彬的帮助下,最终平安回国。白云边检站郑重提醒:中考、高考结束后,请家长务必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和日常监管,警惕“境外高薪”“网友邀约”等手段,及时普及境外诈骗案例。(7月6日《羊城晚报》3版)
当“高薪”诱惑在暑期悄然撒网,青春的翅膀岂能向虎山的方向徒然扑去?名为“青春之旅”的邀约,实则是将小新推入深渊的魔爪。社交平台上“热情”网友的微笑,化为引其穿越边境、最终身陷诈骗牢笼的诱饵。诈骗团伙的冰冷逻辑下,孩子被剥夺自由,行动受监视,被迫研习“话术”,甚至几度面临被当作商品转卖的命运。这些精心编织的“高薪”幻梦,实质是吞噬灵魂与尊严的绞肉机。那些看似慷慨的承诺,不过是人性贪婪对涉世未深者赤裸裸的围猎。
中考后的少年们正处于人生特殊节点——如释重负的轻松感与对身份认同的朦胧探索交织,恰为骗局提供了滋生的温床。诈骗者精准嗅到少年们对“独立”、“证明自我”的渴望,将“高薪”包装成令人眩晕的“成人礼”。他们以“网友邀约”的亲切面孔,在虚拟世界悄然渗透,最终将稚嫩生命拖入现实地狱。可悲的是,当孩子们在“高薪”迷梦中畅想未来时,现实却以残酷的囚笼作答。这何尝不是一记警钟?在应试教育之外,对青少年现实生存技能、社会风险辨识能力的培养,不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面对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防御战,社会防护网必须织密每一针。家长作为第一道防线,暑期中需以警惕目光守护孩子动向,主动普及跨境诈骗的狰狞面目。白云边检站的郑重提醒,字字千钧。教育部门应将反诈课程融入假期安全教育的核心,使孩子们认清“境外高薪”背后的血泪真相。互联网平台则当肩负重责,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审核与预警,让罪恶“邀约”在阳光之下无处遁形。
中考结束,人生真正的考卷才刚刚铺展。那张印着“高薪”的诱人答卷,实则布满荆棘陷阱,青春的翅膀不该在异国铁窗后徒劳扑闪。唯有家庭、学校、社会合力为少年们撑起认知的盾牌,方能守住他们澄澈的目光——让少年们真正读懂,所谓“自己几斤几两”,并非妄自菲薄,而恰恰是智慧地识别虎山真面,选择属于自己生命的那条真实、光明之路。每次遇到有人“高薪”引诱的时候,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问自己一句话:我何德何能?我几斤几两?我的能力咋就那么值钱?看清自己,也就能看清骗子!
(作者:郭元鹏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