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在7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7月10日《人民日报》)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可以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发展体量更大,综合实力更为强劲。“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前4年经济平均增速为5.5%,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约为140万亿元,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根基越筑越牢,基础设施越来越全,两个“饭碗”牢牢端住。一个综合实力更强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发展质量更高,持续发展后劲十足。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十四五”时期,我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有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统,集齐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全面建成运营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2024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占全国的40%以上,区域发展更加协调。202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绿色底色更为鲜明。“十四五”时期,我国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
发展成果更实,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民生无小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民生导向,增进人民福祉,是编制实施五年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我国建成并巩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聚焦“一老”“一小”“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我国推出更多惠民举措,让更多人受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方方面面。
发展机制更新,保驾护航,加快发展。机制创新,破除了发展中的障碍。我国推动出台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我国构建数据基础制度,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我国多次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现行版本总条目已达1474条,以改革促开放,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机制创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强了市场主体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
实力更强,质量更高,成果更实,机制更新,铸就了超预期“十四五”。超预期“十四五”,每个人都是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撸起袖子加油干,拼搏奋斗写华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目标必将更好地实现!
(作者:李兆清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