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记者就既不符合国标,甚至未达公司自定标准的线缆,到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进行采访时,公司负责人谢某突然抢夺摄像机砸向地面,还强行掰下另一台摄像机的遮光罩,摔碎收音麦屏幕。冲突中,一名记者受伤,眼镜被砸烂,衣服被撕烂,牙龈出血。这不仅是针对个人的暴力,更是对法治尊严的公然践踏,其性质恶劣,必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7月15日《潇湘晨报》)
当日下午,中国记协严正声明:“采访是记者的权利,正当舆论监督受法律保护。”这既是原则的宣示,也是对个案的回应——须知摔碎的摄像机或许可以修复,但暴力阻挠舆论监督的行为,绝非法治社会所能容忍。
企业砸碎摄像机,看似针对设备,实则触犯了法治底线。监控画面清晰显示,谢某抢夺设备、撕扯记者的行为,早已不是普通的纠纷,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这一行为更是对宪法所保障的公民言论自由权的粗暴侵犯,舆论监督作为言论自由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该企业维护“产品合格”的形象,不靠提升质量,而靠砸摄像机、驱赶记者。其性质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法治意识淡薄”,而是对法治权威的公然挑衅。如果暴力取代理性对话,社会该如何有序运行?
暴力的背后,常常藏着见不得光的猫腻。消费者刘先生拿到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明白写着,送检线缆不光没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连企业自己定的标准都够不上。更让人吃惊的是,关联企业湖南川普光电居然对质量问题避而不谈,转而以“侵犯名誉权、形象权”为由要求删稿。天眼查显示两家公司的实控人均为谢某。这种“一边用暴力阻挠现场监督,一边滥用法律诉讼威胁,事后捂盖子”的套路,赤裸裸地暴露了其抗拒监督的真正用意。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如果产品质量过硬,企业又怎会如此惧怕和回避监督?
这场冲突也暴露了监管环节的漏洞。电力线缆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但消费者发现问题后,往往只能自掏腰包送检,或者媒体介入才能推动企业回应。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电线电缆抽检合格率虽达98.1%,但仍有近2%的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当劣质品靠躲避抽检、抗拒监督苟活,违法就成了常态,“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必然会摧毁市场诚信的基石。
摄像机或能修复,但暴力阻挠监督的行为,必须付出代价!司法亮剑、监管发力、企业整改、公众监督,四方合力筑牢防线,才能让飞散的碎片拼回法治社会的尊严与诚信。
(作者:高家千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