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原定全球预售的《731》在倒计时48小时突然被撤档,猫眼、淘票票等平台同步删除上映日期。这场震撼影视圈事件备受关注,公众对历史题材的期待已被推至沸点。有人热议因影片太过血腥,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有的人则强调还原历史,尊重历史。这看似是一场电影是否上映问题,实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
电影取材用生命丈量历史真相。导演赵林山与编剧刘恒从2017年开始筹备,先后查阅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档案8000页、受害者证词3000份,走访哈尔滨731遗址、伯力审判旧址等历史现场。为还原“母爱实验”场景,剧组聘请731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为历史顾问,逐帧审核画面,确保与苏联缴获的日军档案完全吻合。影片中“活体解剖”场景的手术台,直接使用东京审判中作为物证的原物,连台脚的锈蚀程度都与历史照片一致。
电影拍摄在冰与火中复刻地狱。2021年2月,剧组在零下40℃的哈尔滨安达遗址实景拍摄冻伤实验。演员姜武为贴近角色,连续72小时暴露在极寒环境中,导致手指永久性冻伤。为呈现细菌弹爆炸场景,剧组采用复刻日军陶瓷炸弹,在青岛东方影都摄影棚拍摄4个月,累计工作2044小时。道具组的工作人员在辽宁本溪发现真实的细菌培养皿残片后,立即推翻原有道具,将玻璃厚度精确到0.2毫米误差。
就是这样一部承载历史真相的影片却遭受着日本右翼和某些看不见的力量的层层绞杀。日本外务省向我国递交了23次外交照会,要求将片名改为“旧日军防疫部队”,并删减70%的暴行镜头。甚至要求将活体解剖描述为“战时医疗行为”,美其名曰:以免镜头太过血腥,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然而前年诺兰导演《奥本海默》日本公映,日本要求增加广岛核爆的血腥画面和尺度,所以日本怕的不是血腥,而是历史的真相。这种双标的做法简直是可笑至极。
虽然电影《731》上映遭到重重阻挠,央视却亲自下场为电影《731》定档9.18就是对错误历史观的有力回击。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不实的言论误导,积极传播正确的历史观;我们应该支持这些真实反应历史真相的影片,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真相;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避免悲剧重演,让历史的警钟长鸣!
(作者:齐欢欢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