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明观察 > 正文

【红笔网评】“小票根”撬动消费大市场,解锁经济新活力

时间:2025-08-16 浏览量: 作者:黄鹤权

据工人日报报道,一张看似普通的票根,正成为激活消费的“金钥匙”。从江苏的足球赛场到浙江的篮球馆,从重庆的高铁站到上海的商业街,“票根经济”串联起吃、住、行、游、娱、购等多元消费场景,将单一消费行为转化为更长的消费链条,带动形成更多消费增长新亮点。这一新兴经济模式的兴起,为当前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其背后的逻辑与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票根经济”之所以能迅速走红,在于它精准地抓住了消费场景拓展与消费行为联动的关键。过去,人们看完演出、球赛,或是结束一次旅行后,往往只是完成了单一的消费动作,消费链条随即中断。而如今,凭借小小的票根,消费者能在其他领域享受折扣、兑换礼品或是获得专属服务,这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例如,在江苏南京,球迷购买球票后,可获得盐水鸭折扣券、商场代金券和酒店入住礼包三重福利,一场球赛不仅带动了体育消费,还让餐饮、零售、住宿等行业都从中受益。对消费者来说,票根不再仅仅是消费的凭证,更成为了探索城市、享受更多优惠的“通行证”,这种“意外之喜”刺激着消费欲望,推动消费从“一次性”向“持续性”转变。

从商家与市场的角度看,“票根经济”搭建起了不同行业间的沟通桥梁。以往,各行业各自为战,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现在,以票根为媒介,体育、文化、旅游、商业等领域得以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在“浙BA”赛事举办期间,全区国有A级景区实施门票免费政策,各餐饮、民宿、景点、游乐设施等纷纷推出系列优惠活动,将赛事打造成全民“嘉年华”。这不仅提升了赛事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也为当地相关产业带来了大量客流,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商家通过参与票根联动活动,获得了更多曝光与客源,虽然在优惠环节可能让利,但从长远看,客流量的增加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能够带来更可观的收益。

“票根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上海将“票根经济”纳入全市扩消费六大专项行动,通过优化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等审批流程,为相关活动的举办创造便利条件,同时鼓励各领域节展赛会前后衔接、相互导流。

这一举措充分发挥了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让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在政策的指引下,协同合作,共同挖掘票根背后的经济潜力。重庆南岸区聚焦“跨界融合”,将交通票与文旅资源深度绑定,推出“以轨换游”计划,也是政府积极作为,整合区域资源,推动消费升级的生动实践。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内需、促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票根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的消费模式,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元素,创造了新的消费增长点。它以小见大,通过小小的票根,实现了消费场景的延伸、消费活力的激发以及不同行业的协同发展。不过,“票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商家参与积极性不高、优惠规则不够清晰、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协同还不够顺畅等。

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与机制,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和商家对“票根经济”的认知与参与度,让这把“金钥匙”能够持续、顺畅地打开消费市场的大门,释放出更大的经济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作者:黄鹤权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