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明观察 > 正文

【红笔观察】儿童票优惠怎就成了儿“痛”票“忧”惠?

时间:2025-08-20 浏览量: 作者:童其君

暑期是亲子家庭出游的旺季。然而,不少家长在购买机票时发现,与半价优惠的火车票相比,儿童航空出行不仅没有享受到相应优惠,部分飞机儿童票价甚至高于成人折扣票,出现价格“倒挂”。儿童票优惠到底去哪儿了?(8月19日中国新闻网)

明明是儿童票优惠,怎么就变成了儿“痛”票“忧”惠?

按照规定,年满2周岁、未满12周岁的儿童,国内机票是按同一航班成人普通票价的50%付费,还免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收取成人的50% 。但当成人票享受折扣幅度较大时,儿童票反而可能高于成人折扣票。这也绝非儿童票价格倒挂的唯一原因。部分航空公司将儿童票绑定特定舱位,低价经济舱售罄时,儿童只能购买高价舱位;还有平台曾以“系统规则”为由,拒绝儿童购买成人折扣票。如此硬性执行规定,将政策简化为“算法公式”,实质是以市场化借口消解福利政策的人文温度。

儿童票优惠,本质是国家福利制度的具象化。《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五条: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客运等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免费或者优惠票价。第四十七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有关规定,限制未成年人应当享有的照顾或者优惠。在成人票折扣率低于儿童票基准线时,航空公司应当启动动态优惠机制,这是福利政策在市场化环境中的应有之义。但部分航企以“成人票折扣是市场行为”为由,任由儿童票高于实际成交价,将公共福利异化为商业筹码,这显然违背了法律初衷。

我国儿童机票定价规则的历史局限显而易见。我国儿童机票定价规则可追溯至1996年《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明确未满12岁儿童按成人全价票50%购票。这一标准延续多年,直至2021年赋予航企定价自主权,形成当前“全价票50%”与“市场调节价”并行的机制。而今,成人票折扣率突破五折已成常态,固定算法导致优惠逻辑在市场现实中失灵。

破解儿童票价格倒挂困局,需要在政策弹性与市场规律间找到平衡点。航空公司在机票定价方面可以与时俱进,探索以成人实际成交价为基准的浮动优惠机制动态调整,以成人实际支付票价为基准设优惠比例。唯有政策紧跟市场变化,才能解决旅客对儿童机票价格“倒挂”的疑虑。铁路系统部分线路已试点类似机制,符合市场规律,具有良好预期。同时, 强制航司在购票页面实时显示儿童票计算逻辑,破除"系统默认高价"的黑箱操作;监管部门也应出台细则,设定儿童票价格上限,比如规定儿童票价格不得高于成人实际支付价的一定比例。

地上跑的火车、公交已实现儿童票价动态优惠,天上飞的民航作为现代交通标杆,更应让儿童票回归福利本质。儿童福利是社会文明的刻度,唯有政策刻度紧跟市场变化,才能让每个孩子的空中旅程承载社会温度,而非价格倒挂的不可承受之重。

(作者:童其君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