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颍上发布官微消息,8月20日,安徽阜阳颍上县红星镇政府就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时的不妥行为发布道歉声明,称“存在工作简单、方法不当等短板不足”,并表示将汲取教训、改进方式。(8月20日 新京报)
面对工作失误,及时致歉本是应有之义。但这份道歉若只停留在“工作简单”“方法不当”这类千篇一律的官话套话上,缺乏对问题根源的深刻剖析,便难免给人“应付了事”之感。真正的道歉,当有直面问题的真诚,而非用模糊表述遮掩实质。
“工作简单”绝非遮羞布。此次入户宣传,当地政府部门本有“每日在7个村开展宣传、同步提供免费服务”的周全安排,却为何引发争议?显然不是“简单”二字能解释的。基层常见的“入户宣传”,看似追求“全覆盖”,实则暴露了宣传方式的僵化:如同“填鸭式”灌输,忽视群众的接受心理与实际需求,甚至可能在老人病危等特殊时刻上门,既干扰私人生活,又涉嫌侵犯空间,反而激化抵触情绪。更值得警惕的是,将“是否入户”作为考核指标,容易催生新的形式主义——基层干部为完成“入户量”疲于奔命,却忽视政策是否真正入脑入心。这种“重痕迹轻实效”的畸形工作模式,岂是“工作简单”能轻轻带过的?
“方法不当”更不该成为挡箭牌。工作方法的背后,是思想站位与情感立场的折射。若真正站在群众角度考量:将殡葬改革的费用纳入公共服务,群众的接受度自会提升;依托村广播、微信群等群众熟悉的渠道,用家常话讲清政策红利,又何至于“方法不当”?问题的核心,在于是否把“人民至上”落到实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走流程”,还是为了赢得理解而“掏真心”?过度依赖“痕迹管理”、用“表格政绩”替代“群众口碑”,本质上是对工作责任的懈怠,而非单纯的“方法问题”。
工作失误在所难免,关键在于能否正视问题。“工作简单”“方法不当”这类表述,看似在认错,实则在回避——回避对工作理念的反思,回避对群众情感的体察。基层工作者当明白:群众反感的从来不是政策本身,而是脱离实际的“硬推”、缺乏温度的“蛮干”。
致歉的意义,在于以真诚换谅解,以反思促改进。与其用官话套话敷衍,不如具体剖析:究竟在哪个环节忽视了群众感受?哪些考核机制催生了形式主义?如何让政策宣传既合规又暖心?唯有深挖根源、靶向整改,才能让“逝有所安、丧有所尊、思有所依”的承诺真正落地,赢得群众的真心认同。
“工作简单”遮不住作风的短板,“方法不当”挡不了责任的拷问。正视问题,才是改进工作的起点。
(作者:殷建光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