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明观察 > 正文

【红笔网评】县域商业领跑全国 荆楚城乡共绘繁荣新篇

时间:2025-09-25 浏览量: 作者:殷建光

9月24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集发布,湖北18个县(市、区)强势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这份“全国第一”的成绩单,不仅是湖北县域商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更折射出荆楚大地城乡融合、协同繁荣的鲜活图景——从平原沃野到山区秘境,从老区新貌到城郊烟火,县域商业的“星星之火”已在湖北连成“燎原之势”。

多点开花,县域商业的“湖北样本”。入选的18个“领跑县”,是湖北县域商业多样性的最佳诠释。宣恩县的特色大集、麻城市的商贸街区、秭归县的脐橙产业链、丹江口市的生态文旅商圈……从江汉平原的粮棉之乡到鄂西山区的民族村寨,从红色老区到库区新城,这些县域因地制宜,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商业发展之路。它们的共性在于:不局限于“小超市、小商铺”的传统模式,而是将商业发展与地方禀赋深度绑定。通城县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联动周边省份,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民族手工艺品通过电商走向全国,夷陵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这种“一县一策”的精准发力,让县域商业既扎根本土,又对接广阔市场,形成了“县域有特色、商业有活力”的生动格局。

主动作为,政策赋能激活城乡消费。湖北县域商业的领跑,源于“主动仗”打得准、打得实。作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繁荣的关键抓手,湖北近年来累计支持建设各类县域商业设施1000余个,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从“点上突破”迈向“系统升级”。数据印证成效:纳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比重,从57.9%提升至67.83%,县域已成为湖北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更具活力的是消费场景的创新。9月17日,全国县域商业消费季启动仪式在宣恩县拉开帷幕,全省17个市州联动开展256场特色活动——从“新大集”里的土特产品到商业街区的品牌折扣,从灯会庙会的民俗体验到“线上拼单+线下体验”的全链条服务,县域消费不再是“柴米油盐”的单调重复,而是充满烟火气与新鲜感的生活体验。这种“政策托底+活动引流+场景焕新”的组合拳,让县域商业的“毛细血管”愈发畅通,城乡消费鸿沟持续缩小。

向新而行,从“领跑”到“共富”的升级路。“全国第一”不是终点,而是湖北县域商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起点。省商务厅明确,将持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政策+活动+场景+服务”的协同发力,健全覆盖城乡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这意味着,未来的湖北县域商业,不仅要“量”的扩张,更要“质”的提升——从传统商贸向数字经济延伸,从单一消费向“商业+文旅+农业”融合拓展,让县域成为承接城市消费外溢、带动乡村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从荆楚大地的实践来看,县域商业的繁荣从来不是孤立的“商业事件”,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催化剂”:城市的商品、技术下沉到县乡,乡村的特产、生态资源上浮到城市,在循环中实现共赢。当18个“领跑县”的经验辐射全省,当县域商业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湖北必将绘就一幅“城乡共繁荣、百姓同富裕”的新画卷。

县域商业领跑全国,荆楚城乡共绘繁荣新篇。这份“全国第一”的背后,是湖北对“县域强则全省强”的深刻把握,是对“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未来,随着县域商业的持续升级,荆楚大地必将在城乡繁荣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中部地区崛起注入更强劲的商业动能。

(作者:殷建光 初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