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明观察 > 正文

【红笔网评】每逢佳节倍思“清”,作风建设“不打烊”

时间:2025-09-30 浏览量: 作者:吴晚冬

“节点”亦是“考点”,“过节”更要“过关”。国庆中秋双节将至,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声声提醒,如清风入耳,再次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廉洁自律的警钟,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作风建设绝非一阵风,而是要时刻紧绷的弦。

“四风”问题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关乎党心民心、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一块豪华月饼、一盒天价茶叶、一张购物卡……看似“小节”,却可能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许多干部的堕落,往往始于一次“盛情难却”的节礼,一次“下不为例”的破例。从违规收送礼品到违规吃喝,从公车私用到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娱乐活动安排,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更侵蚀了党群关系,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节日人情味要浓,但“变味”的礼尚往来必须杜绝。老百姓最痛恨的,正是那些打着“传统”幌子,行利益输送之实的歪风邪气。

作风建设,关键在压实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俗话说,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一个单位、一座城市的风向标就是“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若先松一寸,下面就会松一丈;反之,上面带头“撕掉”礼盒,下面自然“免礼”。“一把手”不伸手,以身作则,带头遵守规定,才会有人缩手。通过带动一方风气向上向善,加强对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教育提醒,也能帮助他们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系好“风纪扣”。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干部队伍的作风转变。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典型案例的通报曝光,强化警示威慑作用,让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保持高压严惩态势,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弘扬新风正气是作风建设的最终目标。在节日氛围浓厚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崇廉拒腐、尚检戒奢、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作风建设与节日氛围并不矛盾,我们不妨多些“走心”的问候,少些“走形”的礼盒;多些团聚的欢笑,少些饭局的疲惫;多些精神的滋养,少些物欲的追逐。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陪家人看一部爱国影片,吃一顿家常便饭,赏一轮团圆满月,何尝不是人间美景。这样的节日,简单却温暖,朴素却真挚,当党员干部带头简单过节,群众自然会嗅到清风的甘甜。让家国共安宁,让清风伴明月,节日才能回归本真。

每逢佳节倍思“清”,国庆的烟花可以绚烂夺目,但人生的底色必须清白如初;月饼的馅料可以是五仁、豆沙,但党员干部的“馅料”必须是忠诚与干净。在这个假期,愿你我都能看清国旗下的初心,品出月饼里的“廉”味。节日年年有,唯有“清”风常在,方能岁岁团圆。

(作者:吴晚冬    初审:乐乐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