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汉江师范学院求学问道期间,中国与世界经历了风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同时,全球性危机也不断出现,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大家始终与抗疫相伴,作为亲历者,你们一直用青春的智慧与力量践行着汉师精神。

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擦亮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汉师精神底色,让党和国家相信,青年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疫情期间,同学们化身“信息录入员”“秩序维护员”“棉签发放员”“保供服务员”……坚守在核酸检测采样台前,穿梭于教室、宿舍、食堂,逆向而行、冲锋在前。风雪中递出棉签的那抹蓝、操场上维护秩序的志愿红、困难前不曾退缩的橄榄绿……你们的血脉与汉师紧密相连,你们的精神熔铸了百年汉师的精神气质!
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汉师精神内涵,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在校期间,同学们与学校共成长,与时代共奋进。校前广场朝读暮诵,自习室里勤学苦读,第二课堂踊跃参与,考场上奋笔疾书。其中,有被中央和省市媒体报道的“学霸班级”,有祖孙三代接力从军的军人榜样,有即将就读国内外名校的优秀学子,有师范生技能大赛、体育竞赛、艺术赛事的获奖者……今年,汉江师范学院176名学子顺利考上研究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59项,立项大创项目110项,2个创业团队获得省级奖励……
今天,同学们即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迎来人生新阶段。大家一定会无比地难忘汉师、想念汉师,难忘深厚师生缘、数载同窗谊、一生母校情……此时此刻,我想就青年人应“立什么样的志向、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怎样实现人生价值、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走入社会”四个方面与大家共勉。

——立青春之志,与时代共鸣。人无志不立。立志首先要把握好时代脉搏,搞清楚历史方位,对我们所处的环境心中有数。从全球的大势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从国家的发展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全力以赴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斗,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积蓄前进。从教育的发展看,我们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不管从哪个层面来看,机遇和挑战都是并存的。前进路上的困难会吓倒一批原计划随波逐流、顺势“躺平”的人。而有着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只会选择与时代共鸣,大踏步向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风起云涌、变化莫测,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主题和主线。在“大变局”的加速演化期、民族复兴的关键期、教育强国的加速期,同学们即将走出校门,开启新征程,大家一定要将自己的前途和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联系起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持听党话、跟党走,把握中国崛起、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我们就能够拨开纷繁复杂的迷局看到个人、团体、国家以及时代前进的方向和进步的路径,用理想信念的确定性拥抱环境的不确定性,做有理想信念的青年人,奏出属于未来的最强音。
——蓄青春之力,与祖国同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获得资源、利用资源、创造价值的历程。从诞生开始,生命体就开始获得、利用自然、社会等资源,长知识、增能力、养性情、育品格,不断蓄积学历、专业技能、健康等人生资源,丰盈青年之力。大家在毕业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呢?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只有与时代要求、祖国需要同向同行,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在你们脚下这片土地上,走出了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国十大女杰”胡安梅,“最美乡村教师”黄春立等多个优秀校友,还有无数分布在鄂西北地区中小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都是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人生赢家”。以我校优秀校友、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荆楚好老师蔡明镜为例,她毕业时放弃了去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扎根乡村,用热爱、活力和专业技能点亮了乡村孩子的世界。她的育人故事不断被社会各界“看见”。反之,沉迷于自己的“小圈子”就看不到祖国的广袤天地,关注于自己的“小悲喜”就听不到时代跳动的脉搏。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生长,青春的梦想只有通过青春的奋斗来实现,同学们要走出“小圈子”、跳出“小悲喜”、融入“大世界”,感受新时代,将青春之力同时代要求、祖国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与时代同行,向祖国报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肯担当的青年人,在创造自我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体现人生资源的双重转化效用,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践青春之行,答时代之问。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努力方向,还要把信念和方向落脚到实际行动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同学们一定要注重“知行合一”。再好的思想、理论都抵不过行动,大家对未来充满期望,但也要脚踏实地投入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去。撸起袖子、踏踏实实地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不怕苦、能吃苦、肯吃苦,不做温室里的花朵,要做经风雨、向阳光的大树,解难题、做好事、干实事,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变成实现理想、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我校杰出校友、著名哲学家杨献珍就是“知行合一”的典范。杨老一生践行和倡导“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法”。1948年,他在作报告时,用“点石成金”的故事说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宁肯不要死记书本上的那些“人家点好了的现成的金子”,也“要有那个神仙指头”,要“放下书本走出来,要结合实际生活想想讲的啥”。同学们一定要积极拥抱技术革命和数字浪潮。当前,智能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技术革命、数字浪潮带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范式转变深刻而长远。人工智能(AI)可以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从而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半自主化的生产和服务,它能聊天、能做题、能编代码、能写论文……“它会不会取代未来教师或其他职业”的讨论一直都有,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数字浪潮,去面对新技术革命,这是大家在未来工作中不能回避的问题。“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不仅仅是教育行业,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同学们要习惯在新赛道上奔跑,紧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要主动学习,勤奋钻研,善于捕捉专业学习、工作实践和数字技术的结合点;要大胆尝试,创新实践,思考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创造能力,做有本领的青年人,努力成为行业骨干和青年先锋。
——点青春之灯,走奋进之路。“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同学们都是00后,成长于“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期,技术飞速发展、文化交互频繁、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一方面,你们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另一方面,你们难以在现存的知识中简单地找到未来的路径,难以轻易地用快捷的方式获得人生的确定性,面对成长的烦恼,你们可能会偶尔逃避困难,选择“佛系”。同学们要铭记:“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要始终保持自信自强、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潜心育人的精神状态。社会和学校格外需要你们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把许许多多的“不可能”变成现实,需要你们秉承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怕困难,解决问题,需要你们秉承无私奉献的精神,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需要你们秉承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把零碎的力量整合成磅礴之势。同学们要带着属于汉师人特有的精神,点亮青春之灯,走好奋进之路,接力新时代“汉师人”的奋进篇章!
汉江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是学校精心播撒的种子,也是学校无限延伸的根脉,同学们在哪里,汉江师范学院就在哪里!
(作者:肖德 汉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本文系在汉江师范学院2023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