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快评汉师 > 正文

张全林:以劳动精神育人,培育有劳动精神的人

时间:2023-05-03 浏览量: 作者:张全林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五一”劳动节前夕,汉江师范学院学生来到十堰市茅箭区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学习和体验犁地、蒙地膜、种辣椒苗。这堂劳动教育课,学院已经坚持27年。

“劳动最伟大,劳动者无比光荣”,体现在教育中,落在行动上,才算真正上升为普遍价值观。汉江师范学院成立劳动教育课管理实施委员会,设立劳动教育课专职教师、指导教师,在全校40多个岗点设置岗位,安排劳动课学生参与保卫值守、清扫保洁、行政助理等工作。学校还在校外建有茅箭区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花田酒溪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为劳动教育常态化、规范化架稳四梁八柱。

劳动教育润物细无声,持之以恒结硕果。加强劳动教育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劳动课的育人功能,优化课程形式,回归劳动教育本质,培养学生终身劳动的正确观念,实现“五育并举”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始终是汉师人坚定的育人追求。从1997年学校将劳动育人纳入教学计划,到2010年列入学生德育素质测评,再到2018年融入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已有6.9万余名学生先后接受劳动教育,累计表彰先进班集体320余个、劳动标兵2800余名。汉师人辛勤的付出,得到了育人成果的灿烂回报。

伟大的理想抱负需要脚踏实地的劳动标配。二十多年来,汉江师范学院持续探索劳动实践教育,开设劳动理论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自觉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学校坚持在校内外开设实践教学,通过沉浸式感知农田劳作、传统手工、技能实操等,强化劳动过程实践体验,促进学生教学相长、知行合一。新时代,十堰地区70%的中小学教师和30%的基层干部,来自汉江师范学院培养。他们钉在各自的岗位上,构成了一个创新创造的骨干群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骨子里深深植入了伟大的劳动精神。

把劳动课上出质量,关键在教师。劳动教育课有其相对独立性,其体系包括劳动的目的、要素、课程设置、评价标准流程等。要让劳动课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在课程结构、内容体系、师资配备上都需要完善提升。汉江师范学院的经验表明,劳动教育需要高度的融合性和开放性,除了培养充实专任师资队伍,还要更多的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劳动教育基地合作,延聘劳动模范、技能人才以“共享教师”的方式兼职授课,以“现身说法”执教,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继续发挥教育引领作用,把劳动育人落实落细,激励学生用务实劳动、勤奋工作成就人生,是教育者的本分,更是崇高的使命担当。

(红笔: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