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快评汉师 > 正文

【红笔网评】接地气的思政课引领青春脚踏实地

时间:2024-10-14 浏览量: 作者:张全林

10月12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2024年第三场在汉江师范学院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内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60多名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展开深入研讨。汉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德表示,不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以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今秋开学,汉师以生态文明为主题上了第一课,这个传统已延续6年。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已成为这所师范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思政大课。依托汉师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成立的“南水情长”志愿服务队,已经成为校、地、企共建、共治、共享的水生态保护志愿服务品牌。

讲大道理需要小切口。思政课是要讲大道理的,但大道理并不神秘,讲明白讲透彻需要从小处着墨,最终都要落脚在怎样做人做事上。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说到底只能选择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练就真本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成为善于干事创业的岗位能手、行家里手,才能做到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

大思政课旨在培育时代新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青年学子厚植爱国情怀、砥砺本领才干、担当时代使命、谱写青春华章,落脚点是能够“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思政课不只是“听一听、看一看”,更重要的是接地气,把教育寓于实践之中,让思政课见行动,能够触摸得到。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采取多种形式讲好新时代故事,让一堂堂思政课入脑入心。

汉师的思政课无处不在,已渗透到学校教学和生活的全过程。汉师开学军训表演,突出致敬通水10周年主题。送水地、受水地学生代表组成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师生们通过奔跑,演绎“南水”一路向北。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南水情长,送水地和受水地的新生代表,从南至北呈现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的路线图,引导学子加深生态认知,坚定“守水护水节水”的理念和决心。

大思政课的引领力生发于一方水土。汉师紧扣水源地高校区域优势与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上,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堰实践——水篇》校本通识特色课程,让知水爱水的理念深入汉师学子的心中。学校结合“青马工程”“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活动等,常态化开展水生态志愿服务教育,持续在百生讲坛——理论学“习”我来讲等品牌活动中讲述南水北调的故事、南水情长的担当。这种以小切口推出的“小而美”“小而实”的思政课,更容易融入学生的血脉,转化为持久的实践。

作为一个南水北调水源地高校,多年来汉师的青年志愿者一直活跃在库区水生态保护的第一线,各二级学院都有固定的志愿服务队伍和环保服务项目,影响带动上万人积极参与水生态保护行动,涌现了一批守水护水的“汉师群星”,收获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湖北省“长江学子”等国家、省市荣誉上百项。汉师在立德树人上取得的成效,与接地气的特色思政课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红笔:张全林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