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快评汉师 > 正文

​【红笔网评】水源区开展生态科普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时间:2025-07-25 浏览量: 作者:童其君

7月6日至14日,汉江师范学院“化韵环生·‘碳’索绿能”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上游生态屏障——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马安镇,开展生态科普主题教育活动。青年学子以创新科普实践为载体,通过寓教于乐的实验课堂,驱动多维度教育成效。这一行动不仅聚焦于乡村少年的成长,更紧密对接国家生态战略。(7月23日湖北日报客户端)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水源区作为水资源的重要涵养地和补给区,具有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功能。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源区面临着诸多生态挑战,如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水资源减少等。加强水源区生态保护刻不容缓。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明天,在水源区开展生态科普教育,通过教育和实践让孩子理解水的珍贵,以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这不仅影响孩子的成长,更关乎地球的未来。通过实地参观、科普讲座、动手实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既能增强孩子们对水生态系统的认识,又能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当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水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就会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这种意识和责任感还会随着“小手拉大手”,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带动身边人共同参与到水源区生态保护中来。

从汉江师范学院学子深入南水北调水源区开展生态科普教育的实践来看,已取得科普润童心的成效。汉江师范学院“化韵环生·‘碳’索绿能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以一场场妙趣横生的实验、一句句穿透心灵的童语、一次次动手实操的感悟、一堂堂涤荡心灵的思政课,将绿色发展的星火、守护一泓清水的使命,深植马安镇孩子们的心田。

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区对于生态科普教育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形式单一、投入不足等问题。为了让水源区开展生态科普教育更好地从娃娃抓起,还需多方共同努力。学校应将水生态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专门课程、举办主题班会、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让水生态教育常态化、系统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水生态科普课件、动画、视频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水源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如水库展览馆、污水处理厂、湿地保护区等,为孩子们提供实践场所;组织专业的科普志愿者团队,深入校园和社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鼓励科研机构、环保组织等参与到水源区生态科普教育中来,共同开发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

水源区开展生态科普教育需从娃娃抓起。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学习和实践机会,让爱惜水资源,保护生命之水的意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为共同守护生命之源,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贡献力量!

(作者:童其君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