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暖评十堰 > 正文

【红笔快评】“双向奔赴”的志愿护水行动大有可为

时间:2023-12-10 浏览量: 作者:周芳元


12月9日下午,“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京堰环保志愿联盟成立仪式在十堰传媒中心1号演播大厅举行,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出席活动并现场为北京与十堰共10支环保志愿服务队代表授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师永学,市政协主席赵哲,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蔡贤忠,副市长周智勇等参加活动。

山河虽远,情谊却更长,成立京堰环保志愿联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志愿服务是主体意识高度自觉的高效服务,从65支队伍,23800人,到越来越多的队伍,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守护1432公里的通水线。这里面不仅仅是人多力量大的要求,还需要成功护水经验的共享共鉴,还需要从河段具体实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护水工作。共同的行动纲领,先进的技术赋能,加上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京堰环保志愿联盟优势明显。

成功经验作借鉴,护水可以更高效。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纯调水区,十堰市在治水护水方面取得了巨大功效,十堰市环保志愿服务队功不可没。充分发挥十堰市环保志愿服务队引领辐射作用,先进的护水经验可为沿途护水工作提供借鉴。环保志愿服务是护水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作为很大程度影响沿途居民的护水意识与行动,越来越多的环保志愿者参与进来,能够为护水工作凝聚巨大磁场,并营造全民护水氛围。

双向奔赴展成效,护水可以增情谊。护水最需要的是达成共识,形成一致行动,多年来北京与十堰之间的双向奔赴让人感动,护水同心圆开出了友谊之花。为做好护水工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十堰市两座千年古城沉沦水底,46.9万人迁离故土,18余万只网箱停止捕捞,5万渔民洗脚上岸,560余家规上企业转产,投入治水护水的资金超过360亿元。十堰市不遗余力,北京市也在竭尽全力,北京市从资金、项目、产业、人才等方面,给予十堰大力支持与帮助。持续围绕共同学习提高、开展宣传推介、加强交流互动、选树先进典型、建立工作机制等方面精诚合作,志愿者之间的努力,友谊之花更加灿烂。

党委政府来授旗,志愿服务有活力。“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京堰环保志愿联盟,是环保志愿服务上的创举,得到了十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出席活动并现场为北京与十堰共10支环保志愿服务队代表授旗,这是对两地环保志愿服务的信任,也是认可,更是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北京、十堰环保志愿组织代表共同发布《“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京堰环保志愿联盟倡议书》,并在倡议书上签字,标志着共识的达成,也意味着行动的力度,是指导两地环保志愿者服务的行动指南。

京堰环保志愿联盟刚刚成立,紧接着"碧水守护”京堰节水爱水护水志愿服务联盟也将成立,一个个联盟的诞生是环保志愿服务精细化的表现。如何才能将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落实到现实日常生活中去?建立长效共建机制,共同开展保水护水交流合作,是必然选择。加强经验推介,强化宣传教育,树立先进典型,建立激励机制,也亟需跟进。推动环保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本次是党委政府授旗,期待着还能有党委政府授奖。京堰环保志愿联盟虽说是民间的力量,但高手在民间,两地政府高度重视之下,“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京堰环保志愿联盟大有可为。

(红笔:周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