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暖评十堰 > 正文

【红笔时评】十堰“链接”大湾区 打造发展“共赢”链

时间:2024-11-28 浏览量: 作者:殷建光

11月27日,湖北十堰﹣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旅游链对接大会在深圳拉开帷幕。十堰再次来到深圳“走亲戚”,两座城市如同多日不见的好友,相见甚欢。十堰“链接”大湾区,打造发展“共赢”链。

移民城市双向奔赴,打造时代共赢。同样都是白手起家的“移民城市”,包容、开放、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两座城市之间流动,成为合作共赢的精神根基。1969年,国家“三线建设”战略下,十堰点燃“中国人也能自己造汽车”的工业腾飞梦;1979年,改革开放浪潮中,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发展奔腾,展翅腾飞,两座城市,翱翔时代天空。过去,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在十堰“拓荒”,完成从0到1的城市化进程。若干年后,他们又将“拓荒”精神带到深圳。如今,无数的建设者再次将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带回十堰,完成一场城市精神的传承。这是时代呼唤的循环,这是历史担当的奔赴,移民城市的双向奔赴,奔赴出时代发展壮美、合作共赢的瑰丽图景。

人才与产业互动,奏响发展乐章。去深圳就像回家一样“深圳的热情让我们觉得我们就是深圳人。”低空经济是十堰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深圳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企业一共1079家,是国内低空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城市。深圳的城市标语是“来了就是深圳人”,十堰流传着“一日十堰行,一生十堰情”。 人们常用“深圳速度”来形容一个地区工程建设的快速。“十堰速度”也是“深圳速度”。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创收。 2024年4月,十堰(深圳)离岸科创中心、十堰(上海)离岸创新中心相继揭牌。 “研发在深圳、生产在十堰,引才在深圳、用才在十堰,孵化在深圳、加速在十堰”。人才链接,产业链接,同样的移民城市,共同的发展追求,各自发展的优势,共同奏响时代发展的嘹亮交响乐章。

科技与生态共赢,挥毫创新画卷。人才流动,产业互动,背后是科技的交流,生态的发展。十堰是企业和人才生长的沃土。前沿技术、高端人才、国际视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平台是深圳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十堰,数字化工厂、数字孪生、智能制造相关技术水平已经具备国际一流水准。科技创新是十堰这座“大山里的深圳”的发展基因。深圳建设初期,并不以科技见长,如今却以科技闻名。十堰是一片热土,企业和人才在这片热土上拥有蓬勃的生机。绿色低碳发展是十堰经济发展的底色, 2024年10月,十堰市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第二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深圳是首届入选“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及“自然城市”的城市之一。深圳和十堰在产业的发展上具有高度契合,在提升发展“含金量”的同时,厚植生态“含绿量”。今天的十堰,昨天的深圳;今天的深圳,十堰的明天。

十堰“链接”大湾区,内陆与沿海的链接,江河与大海的融合,魅力无限;打造发展“共赢”链,经济的共赢、文化的共赢,生态的共赢、科技的共赢。这是一条澎湃的动脉,这是两个活力的端点 ,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链接新篇章。

(红笔:殷建光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