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暖评十堰 > 正文

【红笔网评】一库碧水绿,十堰担当美

时间:2025-03-04 浏览量: 作者:殷建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华夏大地中部,丹江口水库明珠璀璨,它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更是承载着十堰人民担当与奉献的生命之库。多年来,十堰人民始终以守护这一库碧水为己任,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描绘出一幅令人赞叹不已的生态画卷。

一库碧水绿,和谐共生的生动标杆。今天,丹江口水库正日益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活典范。自去年入冬以来,湖北丹江口大坝之畔热闹非凡,成群的候鸟与三五成群的留鸟在此嬉戏、觅食、栖息。原本作为丹江口候鸟的西伯利亚红嘴鸥,如今已变成留鸟。此外,还有众多燕鸥、斑嘴鸭、绿翅鸭、绿头鸭、鸬鹚、黑水鸡等。近年来,中华秋沙鸭、海南鳽、朱鹮以及黑鹳、大天鹅、小天鹅等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先后在十堰驻足。十堰的林地面积、森林面积位居湖北省首位,森林覆盖率与森林蓄积量位列全省第二。丹江口水库里大鱼众多,在林水交界地带巡护时,常常能看到翘嘴鲌、红尾鱼、白鲢,有的大白鲢个头可达几十斤。而且,丹江口水库还生活着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这种个体如硬币大小、通身透明的生物,堪称金牌‘水质检测员’。目前,丹江口库区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水质优良,掬水可饮,素有‘亚洲天池’的美誉。一库碧水悠悠,百川奔腾不息,千山翠意相拥,万物竞相生长,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十堰担当美,为南水与生态担当。十堰人民的担当之美,体现在为南水北上、为生态文明全力担当。为守护这一库碧水,十堰人民付出了诸多艰辛努力。在生态修复方面,十堰市将丹江口水源区生态修复置于压倒性重要位置。通过“厕所革命”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水库岸线整治等“十大攻坚”和“碧水守护”三年行动。十堰市现有46个自然保护地,规划批复面积达51.55万公顷,自然保护地的数量及规模均居湖北之首。十堰供电部门在2024 - 2025年与林业部门、爱鸟协会联合,针对属地35千伏及以上线路开展“廊道鸟巢清理”专项行动,并通过加装铁丝、鸟巢盒等方式,在铁塔上安装各类“人工鸟巢”200余个。职业清漂者一年四季吃住都在船上,始终坚守岗位;300多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清漂治污、库岸巡护等活动;丹江口市注册的小水滴志愿者近21万人,围绕宣传宣讲、清漂净岸、植绿护绿等方面,广泛开展护水志愿服务活动。正如一位护林员所说:“我们每个护林员是‘三员合一’的,在路边,我们是文明劝导员;在林区,我们是护林员;在河边,我们是守水护水员。”十堰担当,是绿色担当,是文明担当,是大局担当,它体现在每个人身上,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十堰人民凭借担当与汗水,换来了丹江口水库的一库碧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了南水的甘甜清冽,源源不断向北流淌。他们的努力,不仅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借鉴。相信十堰人民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守护好这一库碧水,让丹江口水库的生态之美永续流传,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的十堰力量。

(红笔:殷建光  编辑:宁云平  责编: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