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美丽中国,志愿有我”南水北调九省(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联合行动启动仪式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举办。(8月13日荆楚网)
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伟人夙愿终实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破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战略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更是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建设工程。2024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肯定大家“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让“库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希望他们“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联合行动的持续推进,为这一世纪工程注入了温暖而持久的民间力量。
从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监测到沿线防护林的养护,从节水理念的社区宣讲到环境污染隐患的及时排查,志愿者们以点滴行动筑牢生态屏障。人心齐,泰山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跨不过的坎。这种联合行动的功效,在于打破地域与部门壁垒,让分散的热情汇聚成系统保护的合力——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各展所长、各尽所能,沿线群众主动参与,形成“专业力量+全民行动”的生态保护格局。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从南到北,同饮一江水。南水北调工程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曾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时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生态保护非一日之功,南水北调的“清流”需要长久守护。将联合行动进行到底,一方面,既要从组织架构搭建、资源共享与整合、项目合作与联动等方面建立常态化跨地协作机制,让更多人成为生态守护者;另一方面,要尽快完善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从资金保障与可持续发展入手,谋划长远,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用科学保护筑牢生态根基,守护绿水青山。此外,可考虑将交流、奉献、感恩有机衔接,比如搭建交流平台、弘扬奉献精神、培养感恩意识等。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南水北调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联合行动者不急一时之功、不计一己之利,为了长远发展默默付出、无怨无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唯有一代代南水北调人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坚守,才能让南水北调的“生命之水”更好滋养亿万人民,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作者:童其君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