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网评湖北 > 正文

【省社科联网评大赛·好故事⑯】一诺之言铭心间

时间:2024-02-25 浏览量: 作者:

在秭归县乐平里的乡道旁有一条屈子河,河边的伏虎坡上坡二百多米,有一座屈原庙格外引人注目,除了造型古朴别致,庙宇所浸润的文化底蕴更让人回味。乡亲们说,这是屈原故里的坐标,也是屈原文化的根脉。

屈原庙里住着两个人,一个人是师祖屈原(塑像),另一个是守庙人黄家兆。在乐平里,有个约定俗成的“默契”,每一个到此的人都会前来拜谒。

守庙的日子,在常人眼里未免太过孤单寂寞,但黄家兆却甘之若饴,因为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满满当当、意犹未尽。

当清晨第一缕曙光透过窗纸,洒在桌边泛黄的屈原诗作上时,黄家兆便起床擦一把脸,草草吃完早饭,开门、除尘、整理……开启了一天的忙碌。

每次除尘之前,黄家兆都会在师祖面前虔诚地点燃一炷香,让这炷香悠悠幻化成缕缕诗意情丝之后,才开始轻拂慢抹,敬仰之情、虔诚之心如春雨般融化于擦拭的每一刻间。

“不老黄连树,身修绿艳妆。枝繁餐雨露,蒂固御风霜。盛夏骄阳烈,擎天酷暑凉。虬根盘峻岭,守望屈公堂。”在屈原庙的天井下,在庙宇前的黄连树下,游客总能听见黄家兆在认真吟唱。

这是黄家兆亲笔创作的《守望屈公堂》,一字一句、一吟一唱,都饱含着对屈原的深情和敬畏。黄家兆的嗓音是男中音,浑厚而富有磁性,抑扬顿挫的转换,声音和自然融合在一起,悠扬飘远。

循着歌声而来的果农很羡慕他的才华,却又不甘心输给他,便调侃说:“老黄,你的诗写得这么好,你的橙子咋不如你的诗这般出色了?”黄家兆一听也乐了,便笑着说道:“我的橙子和你们一样,听我的诗歌听醉了,还没长开呢!”

黄家兆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便早早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会计,后又历任民兵连长、生产队队长,同时包揽了家里的农活和家务活,这一忙就是40多年。

在60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家兆结识了第二代守庙人徐正端。两人脾性相投又都热爱诗歌,很快成为彼此的知音,彻底激活了黄家兆对诗歌的热爱。徐正端还告诉黄家兆:“只要三闾骚坛诗社还在一天,屈原文化的根脉就不会断,并诚挚邀请黄家兆加入三闾骚坛诗社,共同传承屈子遗风。”

徐正端所说的三闾骚坛诗社于明清时期在乐平里成立,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诗社”。所谓的“骚”就是诗,“坛”就是结社,“骚坛”就是诗歌的社团。但,如果一页页翻动着毛边诗的诗页,在陈旧的纸色和墨汁的香味中,会发现三闾骚坛诗社不仅是诗歌社团,也是“泥腿子”诗人的代名词,更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求索、爱国、献身”精神的源头。这里诗意盎然、诗风蔚然,代代“泥腿子”诗人忙时躬耕陇亩,闲时吟诗作赋,端午时集中吟唱,以低微的身份和高贵的诗意,将传承三闾骚坛诗社的大旗一扛到底。

不过,这样的传承和坚守也遇到了困难,当初培养出来的社员为了生计大多都选择了外出打工,留下来的社员年事已高,年轻人对诗歌不感兴趣。如何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身边的历史文脉更好传承给后来人?成了黄家兆的唯一奢望。

所幸,老天是眷顾黄家兆的。从2013年起,各级社科组织加大了对三闾骚坛诗社的扶持力度,争取专项经费举办相关活动,组织诗词专家开展培训,为社员们编辑出版诗集。三闾骚坛诗社在团结、奋进中焕发了新的面貌,随着一批批年轻诗人逐渐增加,社员从当初的13人发展到现在的2500余人,累计创作诗歌5万多首,填词超过4500多首,出版《吊屈原专集》《屈原颂歌》等诗集30余部,孕育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国家级诗词学会会员12人、省中华诗词会员38人。

2019年,义务守护屈原庙30年的徐正端老人溘然长逝。黄家兆十分悲痛,长期依赖的精神支柱突然崩塌。颓废了很长时间的黄家兆终于在某天清晨醒来,突然望着橘园下的屈原庙出了神。

恍惚之间,一代代老诗人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永远不能遗忘从历史风云中走过来的乐平里,永远要记住从乐平里山道上走过来的三闾大夫。”

我是屈原的家乡人,能够近距离与屈原隔空对话,用屈原文化涤荡自己的灵魂,用余生守护好屈原庙无疑是对师祖最好的报答了。黄家兆心里想着,马上跑到村里,主动申请接下了守庙的接力棒。

自守庙以后,黄家兆除了去县城参加端午纪念活动、屈原文化活动以及看病住院,几乎没有下过山。有人来访的日子,黄家兆就与访客谈论屈原,传承屈原文化与精神;无人来访的日子,黄家兆就静静地坐在那与屈原交谈,仿佛整个世界只有他们的相知相守。

你若问我为什么要坚持守庙?我想说;“我守的不是庙,守的是三闾骚坛诗社崇尚屈原的文脉传承,更守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屈原精神。”黄家兆对前来拜谒的游客说道。

诗歌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最好表达方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大精神早已融入无数社科工作者的血液之中,砥砺着广大社科工作者报效桑梓、服务社会的不变初心。这种以诗为魂的血脉情缘,正是我们与祖先、与历史、与当代对话的文化共鸣,也是能感知、看得见的“最美”社科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金山( “文安评”团队,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