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北省志愿者协会、共青团恩施州委推出的原创MV《牵挂》发布,无数观众看完潸然泪下。《牵挂》的主角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恩施州建始县高坪镇望坪中学支教老师袁辉。
袁辉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却放弃城市高薪工作,毅然走进大山深处。扎根乡村教育12载,将很多学生送出大山,送进大学,自己却从未想过离开。陪伴了无数孩子的成长,却唯独不能承欢父母膝下,只因对孩子们难以割舍的牵挂。
追逐梦想,选择支教
早在高中时,因为偶然间看到一篇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支教的文章,袁辉心中便萌生了支教的想法。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南京大学历史系专业后,他没有按部就班选择大多数人走的道路,而是遵循内心的想法——支教。2012年暑假,袁辉放弃了导师推荐的高薪工作,背上行囊,辗转四川、贵州等地,最后在湖北巴东县太坪镇姜家湾教学点成为了一名“编外”支教老师,当时没有人看好他这位高材生能留下来,包括“收下”他的谭定才老师,因为很多之前来支教的大学生最多待了几个月就离开了。但袁辉留下来了。虽然大山艰苦的环境远超他的预料,但“帮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决心克服了一切现实的困难,也因为这个选择,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扎根大山,倾情奉献
“您来之前,我的世界一片灰暗;您来了以后,好像有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世界。”这是学生田艳青(昵称“青青”)写给袁辉老师的几句话,这也是每一位山区孩子的共同心声。
青青由于患有成骨不全症,俗称“瓷娃娃”,轻微的碰撞,都能让青青骨折,所以她不能到学校上学了。袁辉知道后,就上门给她补课。每周三次,行程10几公里,这一补就是整整六年,直到青青小学毕业。天气好,他就骑摩托车,下雨雪,他就徒步前行,风雨无阻。上初中,他安排田艳青住校,依旧坚持帮她免费补习。中考时,青青以790分全镇第一名的成绩录取到重点高中巴东一中。
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打开心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袁辉创新了很多教学方法,开设了多种别开生面的趣味课程。他将书本上枯燥的知识,转化成风趣幽默的故事;他探索“情景剧”式的授课模式,让拘谨羞涩的孩子们变得活跃起来;他组织比赛,设置各种趣味奖项:歌神、舞神、故事大王、爬树大王,甚至打滚大王......孩子们的心扉被慢慢打开,自信心不断增强,脸上的笑容更多更灿烂了,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了,对袁老师的喜欢和依赖也越来越多了。2023年11月1日,我来到袁辉老师曾经支教的望坪小学。课间的时候,袁老师从附近的望坪初中赶过来,当孩子们远远地看到袁老师走过来时,人群中立马像炸开了一样,“袁老师”“袁老师”,孩子们冲出教室、冲过走廊,紧紧地抱着他,里三层外三层,我们只能远远地看着袁辉和孩子们,那一刻,我明白:什么是幸福?此刻的袁辉一定是最幸福的。
从2012年到2024年,从24岁到36岁,袁辉将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撒在了这片大山深处,撒在最需要他的孩子们身上。12年,岁月一轮回,他从刚出大学校门的学生变成了无数人口中的“袁老师”;12年,弹指一挥间,他让无数孩子走出大山、走进大学,人生的命运从此改写。
甘守清贫,帮助孩子
袁辉刚去巴东支教的时候,彼此巴东县还是全国深度贫困县,条件的艰苦可想而知。当地很多孩子的家庭条件非常艰难。为了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袁辉将自己“编外”老师每月1000或几百元的补贴除留下自己最低标准的生活费外,全部给到了学生。有个叫“小勇”的学生,爸爸瘫痪在床,妈妈离家出走,家里的重担全靠孩子扛着。袁辉会把自己省下的钱,给小勇买些生活和学习用品。为了不让小勇感到负担,他总是骗小勇说,这是好心的叔叔阿姨给你买的。
有时候,袁辉会把自己1000块的补助全部给到孤儿小谭作为生活费。而白沙坪小学的其他几个生活困难的孩子,逢年过节也总会收到袁辉的礼物。此外,袁辉还积极争取母校南京大学和自己的同学、朋友,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将募集到的所有善款全部用到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上。
他对孩子们的关怀无微不至,而对自己则极尽清贫:吃的菜,是从菜地里摘的;穿的衣服,也总是那几套。大学同学前来看他的时候,看到他生活如此窘迫,劝他把自己支教的经历出本书,赚点生活费,却被他婉言拒绝了。袁辉说道:“支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它不该被利益化”。很多人劝袁辉离开,去城里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毕竟生活离不开物质,但袁辉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里需要我,我要继续待下去。”
“多少次我问自己/我把青春安放在哪/多少次我问自己/我追寻的梦想在哪里啊......爸爸妈妈牵挂着我啊/我牵挂着山里的娃/牵挂是说也说不完的心里话/我要用真挚的爱/滋养梦想的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殷切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张桂梅、谭定才、袁辉......还有无数在青年时就投身乡村教育的青春榜样,他们就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光,为山区孩子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们用责任与担当,挺起了乡村教育的未来与希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宇军(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湖北省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中心)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