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网评湖北 > 正文

【红笔网评】《是这个理》,在“接地气”中厚植理论自信

时间:2024-12-18 浏览量: 作者:林溪

在中国,每5位劳动者中,至少有1人是灵活就业者。现在,在“家门口”,他们要怎么找工作?为更好地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两年时间里,鄂州市设立了21家零工驿站,打通了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第108期:零工驿站,让我们和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侯赞华一起前往鄂州,探访家门口的零工驿站。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就业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今年以来,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从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9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建设零工市场,激活就业市场“一池春水”。稳定就业,关键在于扩大就业容量。具有灵活、多样等特点,零工市场也已经成为扩大就业容量、完善就业市场的重要途径。2022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各地在落实上下功夫,零工市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截至2024年11月,鄂州市的市级零工驿站已经累计办理登记求职者31161人次,提供零工岗位79151个。

百姓故事,专家视角。零工市场发展怎么样?能够取得什么效果?后续潜力如何?这也都是人们关心的焦点话题。就现实而言,在鄂州市的零工市场,零工们的工作技能能够及时提升,找活儿更便捷,“饭碗”端得稳稳的。同时,通过零工驿站这一平台,企业用工的难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可谓实现了双赢。再来看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用新鲜生动的材料、具体鲜活的案例说话,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能够让枯燥的理论为更多人所接受,更具理论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文件语”为“家常话”,让政策理论宣讲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是这个理》当然会赢来如潮点赞。基层群众需要的理论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就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也启示着我们,要坚持从大众的理论需求出发,找准理论与群众交互的共鸣点,努力打造和形成一批有特色、接地气、受欢迎的理论宣传普及平台。

(红笔:林溪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