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网评湖北 > 正文

【红笔时评】湖北“新”潮涌动科奖晒出创新百骏图

时间:2025-01-07 浏览量: 作者:张全林

1月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宣读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共授予337项(人)科学技术奖励。武汉大学夏军院士和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获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科学技术奖指引创新方向。湖北科技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湖北力量‌。本次获奖项目,充分展示湖北建设科技强省、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取得的成就。基础研究是催生颠覆性技术的源头,是推动未来产业的关键支撑。本次通过评审的自然科学奖项目达51项,获奖率达到63.75%,较去年增长22.78%,标志着湖北省原始创新能力的跃升。

企业作为“用技”大户,创新的主动性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企业是主体,“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集于一身。在入围的应用研究类项目(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中,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的项目占比达到89.02%,其中73项由企业牵头完成。企业既是创新决策的好帮手、研发投入的主力军,又是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创新技术的孵化器。湖北创新型大企业顶天立地,创新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映照出澎湃的创新动能。

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拔节生长、未来产业应时而生,科技创新是“牛鼻子”。湖北完善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项目布局,以产业链专项方式部署省科技计划27个专项161个方向开展有组织攻关,29个“尖刀”技术攻关工程项目已全部实现第一阶段目标。

科学技术奖的成色如何,除了看原创和突破,还要考量转化和推广,最终要进入产业经受验证。从获奖项目看,不少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彰显湖北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从5年前的37%提高到67%;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500亿元,全国排名第三。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优势产业,“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及新兴特色产业,在科技创新赋能之下加速高端化。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必须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397.84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2%、增幅全国第三;研发投入强度较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增幅全国第一。湖北出台《湖北省科技人才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单笔科技人才贷款最高可达1000万元。为鼓励大胆创新,湖北出台科技创新容错免责事项清单,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投入科研事业保驾护航。

湖北锚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一目标,夯基垒台,高效攻关,着力推动高质量成果转化、培植高技术产业企业、打造高品质创新生态,科创大潮涌动荆楚大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红笔:张全林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