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从一片简牍中站起,“荆”彩在文物上闪光。“云梦”飘来文明故事,千年简牍传递文化自信。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第111期:简牍焕新。简牍不简,承载厚重历史;焕新闪光,闪烁荆楚文明。
历史岁月悠悠,长江文明瑰丽,荆楚文化壮美,“中华第一长文觚”熠熠生辉。文物工作者攻克技术难题,创新保护方法,独创简牍脱色、脱水工艺,共修复简牍10多万枚。他们久久为功,用智慧与汗水洗礼,让千年简牍重见天日。在他们的保护与研究中,谋士游说秦王知足停战的故事清晰了,迄今我国考古出土的年代最早、篇幅最长的战国简牍,“中华第一长文觚”呈现在我们面前了。这个探索的过程,研究的过程,不仅打造了考古修复的“荆”彩,而且,赋能时代,他们已经为国内27个省市、120多家文博单位提供文物保护技术支撑,完成全国80%以上的饱水简牍修护。攻坚克难的过程,就是蝶变升华的过程,就是为时代做贡献的过程。这是文物考古修复研究的价值和魅力,这是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的生动实践。
考古不仅是还原历史,更是为了赋能今天,从古代文化中汲取滋养,茁壮精神血脉,从而更好地释放喷涌今天奋斗的能量。在纷繁的线索中找寻突破口,于字里行间一次次接近真相,在日复一日的研究和探寻中,那些穿越时空的见与闻,从历史深处走入公众视野。2024年年初,云梦睡虎地汉简第一卷《质日》正式发布,为大众呈现了名叫“越人”的基层小吏连续14年的汉代“日记”,为研究西汉早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坐冷板凳,在寂寞中探索,在沉默中发现,20年的风风雨雨,让千年文物“活”起来,让冷门绝学“牍”得懂,让传统文化魅力四射,绽放出了光芒,照亮今天的征程,这是荆楚文化让中华文明更加丰富厚重,这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的具体做法。
传统文化的生命在于现代绽放,在于拥抱时代,释放出更加壮美的力量。2022年,孝感市云梦县成立秦简艺术研究中心,并开设了秦简书法课堂,将古文字知识融入教学。如今,秦简书法课堂已经吸引了30多名学生参与,云梦县文化馆还为本地教师开展秦简书法培训,希望能将本土文化特色传播得更广,用传统文化赋能时代奔腾。考古是为了研今,保护文物是保护民族之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大自豪感,充盈自信心,我们永远在路上。简牍焕新是成果,《哪吒2)冲顶世界是成果,我们期盼这样的成果多多益善,遍地芬芳。这是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创新之举。
荆楚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简牍焕新,“荆”彩时代,是一个生动案例。我们坚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湖北必能在考古工作中创造更多“荆”彩,凭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文明,为多彩厚重的长江文化增添一抹亮色,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为中华现代文明做出新贡献。
(红笔:殷建光 编辑:宁云平 责编: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