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网评湖北 > 正文

“走近身边的勇士”回访活动①丨英雄并不孤勇,武汉“张裕们”续写见义勇为故事

时间:2025-02-27 浏览量: 作者: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王舒娴)“危难之时谁都会伸出一把援手,作为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挺身而出必须是最坚定的选择。”2月25日,湖北省首届见义勇为网评作品全网征集“走近身边的勇士”回访组来到“火场英雄”“托举哥”张裕救人的现场,张裕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回访组发现,无论是在张裕所在的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还是救人现场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道站东社区,英雄的故事都得以续写,见义勇为的精神得以传承。

555.jpg

张裕在当年救人现场与回访组交流。记者李峻 摄。

“有段时间没见到张裕了,我们挺想念他的,虽然事情已经过去3年多了,但是现在小区群里还有邻居经常谈起张裕当年火场救人的故事。”看到张裕回到小区,当年目击张裕火场救人的居民王玲停下脚步回忆起来,“我记得当时张裕从火场救人出来后,我们小区一群邻居围住他,大叫‘英雄’,他准备骑车离开继续派件时,有位阿姨硬是扯下了他的口罩,说一定要拍下英雄的脸,并询问英雄的名字,张裕却说没多大个事,叫他‘顺丰小哥’就行。从此,我就对‘顺丰小哥’这个名字就有了不一样的感情。”

666.jpg

张裕在回访现场以《凡人善举,皆是英雄》进行主题分享。实习记者贾梦怡 摄。

如今,张裕的角色转变成为一名培训师,已晋升为顺丰人力资源部储备网点负责人的他,负责向一线新员工传授工作经验和技巧,言传身教,也包括传播见义勇为精神。

“我们都听过张裕的故事,我们的名字都叫‘顺丰小哥’。”在“走近身边的勇士”回访活动现场,张裕和沈超俊、谢羽、尤小庆一起,4位顺丰小哥接力分享了他们见义勇为的故事。

今年春节前后,在面对马路上车辆自燃、浓烟滚滚的危急时刻,在送快递发现独居老人家中失火的紧急关头,沈超俊、谢羽、尤小庆这些顺丰小哥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保护居民生命安全。

777.jpg

“走近身边的勇士”回访活动在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交流现场。记者王舒娴 摄。

“为什么又是顺丰?为什么总是顺丰?社会上有这样的声音。”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俊介绍,该公司从“有榜样,让见义勇为者成为标杆”“有制度,让见义勇为者后顾无忧”“有组织,让见义勇为者携手共进”三个方面引导见义勇为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在招聘环节就优先录取退役军人、党员和具有优秀品质的伙伴,在入职培训时请“榜样”现身说法,让英雄的事迹成为生动的教材。同时,不断健全企业内部见义勇为权益保障制度机制,建设24小时开放的暖心驿站。

888.jpg

湖北银行、劲牌神农架酒业有关负责人,向见义勇为的“顺丰小哥”赠送慰问品。实习记者贾梦怡 摄。

“不仅是在顺丰,就在张裕当年火场救人的辖区,小半年前也发生了一起火灾,在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前,邻居们也挺身而出、徒手爬窗,合力从2楼窗户营救出一名中学生。”江汉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陈钢表示,“张裕现象”绝对不是偶发,在江汉区,通过组织领导强统筹、暖心关怀解后忧、弘扬先进凝正气等举措,激发了居民群众参与见义勇为的热情。

参与回访活动的武汉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英雄城市”,武汉人民向来就有“善义相助”“敢为人先”的优良品质和历史传统,武汉市修建了见义勇为英烈纪念碑和见义勇为纪念广场,先后有43位见义勇为英烈相继入碑,纪念广场已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近5年,武汉市委政法委、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先后落实慰问救助资金500余万元。同时,修订《武汉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细化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措施,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抚恤、救助、慰问等费用总量提高40%。包括“火场英雄”张裕在内的见义勇为英雄接力传承英雄壮举,为武汉赢得了“一城好人,道德高地”的美誉,好人不断涌现,英雄群星璀璨。

专家点评:凡人英雄托起了英雄城市

李宗荟(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长江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

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野下,怎样去发掘我们身边的先进事迹、道德模范、精神楷模?怎样弘扬新风正气,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怎样展示新时代见义勇为楷模的轩昂志气?通过今天的“走近身边的英雄”回访活动江城行,我有了更直观、更生动、更深刻的认识。

今天我非常近距离地聆听了“托举哥”张裕不畏烈火、英勇救人的感人事迹,是他和他们,也是你和你们中的每一个凡人英雄,托起了今天的英雄城市武汉。

这些见义勇为的群星中,不乏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这是对党和国家培养和锻造他们的一种最动听的时代回响,一种最有力的时代回应。这也要求我们,更加关注、礼敬退役军人和转业干部,更加关爱身边的凡人英雄。

有价值的、感人的、鲜活的重大报道题材,不在于事件的大,而在于背后表现精神之大,从小切口映照群体共同记忆,展现时代精神内核。以快递小哥为代表的凡人英雄身上折射出的最朴素的道德情感,组成了人性之真善美的链条,助力形成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闭环。

我们的时代、社会在高速发展,社会生活充满活力,随之而来新的社会现象、社会样态也层出不穷,这都要求我们以高质量、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去壮大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