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网评湖北 > 正文

【红笔网评】“自豪大爷”:闪耀见义勇为之光

时间:2025-04-09 浏览量: 作者:殷建光

4月5日,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大河岸镇古城寨村的一处水库附近,60岁的村民沈正前如往常一样在田里锄草。突然,“哐当”一声打破了田间的宁静,他抬头望去,只见前方一辆汽车冲进了水库。沈正前毫不犹豫,立刻放下锄头,跨上摩托车疾驰而去。抵达现场,看到水面不断冒泡,他边跑边脱衣服,迅速拿起两根竹竿,成功将水中的两人救上岸。然而,他又发现还有两人趴在车上呼喊救命,于是再次手持竹竿冲过去,将这两人也救了上来。

平凡生活常因意外而波澜骤起,而不平凡的事迹往往由平凡人铸就,显得格外壮美。农民锄地,本是再寻常不过的农活,却意外目睹事故发生。沈正前老人挺身而出,放下锄头、骑上摩托,一心只想救人。这瞬间的举动,是他善良本性的自然流露,是其初心在行动中的彰显。他未曾刻意追求成为英雄,却以接连救起四人的壮举,成就了自己的英雄之名。

老人的一番话尤为令人动容。“我当时只想着救人,压根没考虑危险!”沈正前说道,“十五六分钟的时间,硬是把4个人都救上来了。救完人后我就想,我这60岁的老头子还挺厉害,身体也还不错,心里特别自豪!”一句“没考虑到危险”,尽显善良本能的迸发。而“不简单”“还可以”“非常自豪”,则展现出老人的自信、阳光与坦荡。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唯有源自内心的幸福感。他将救人视为自身“不简单”的成果、“还可以”的证明、“非常自豪”的资本。这种质朴的幸福感,更让人由衷敬仰;这份真诚的自豪感,愈发令人赞叹不已。

世间并无绝对的“偶然”,每一个“偶然”背后都蕴含着必然因素。“自豪大爷”见义勇为地挺身而出,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一方面,源自他善良的本性、自信的特质以及勇敢的精神;另一方面,离不开黄冈革命文化精神对他潜移默化的熏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冈自1919年“五四运动”始,1921年夏成立共产主义性质的组织“共存社”,1922年春诞生第一个党组织“陈策楼党小组”,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1927年黄麻起义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历经十年内战、十四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这片土地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两支主力红军,新四军四支队、新四军五师两支新四军主力部队。这里诞生了全国十大将军县中排名第一的红安,12位开国军事家在此留下战斗足迹,走出100位开国将帅,若算上非黄冈籍却在此战斗过的,开国将帅总数高达242人,堪称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众多红色遗址、文物与故事,必然孕育出黄冈人身上的浩然正气与英雄情怀,他们自信、自豪,“自豪大爷”便是其中生动的缩影。

网友们目光如炬,点赞精准到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为大爷点赞!”“黄冈革命文化精神此刻得到了完美诠释!”沈正前老人救人的视频经当地媒体报道后,赢得网友们的一致点赞。我们赞美这位“自豪大爷”,赞美他以见义勇为的实际行动,弘扬并传承革命英雄精神。向“自豪大爷”致敬,他为黄冈见义勇为的英雄谱增添了崭新的精彩篇章。

(作者:殷建光  初审:陈超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