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湘鄂边界以“一张桌子解民忧”的跨省协同,到现场见证土地腾退纠纷高效化解……在荆州,这样的治理实践正逐步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承诺,切实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安全感。4月10日至11日,“荆楚政法基层行”第三期主题采访宣传活动走进荆州,探寻其通过源头治理、闭环管理,精心织就一张多元解纷“平安网”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路径。(4月12日 荆楚网)
基层治理,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刻道理,需从现实中探寻方法,在坚持中追求实效。一张桌子、现场见证,以“理”为先导,荆州正全力织密多元解纷“平安网”,筑牢基层和谐“护航堤”。
多元参与,合力攻坚,提升效能。据悉,石首市综治中心投入使用后,整合市司法局等4个部门入驻,23家单位协同办公,形成引导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三大功能区。针对矛盾纠纷,分类开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信访接待等工作,常驻单位与随驻单位联动,实现纠纷即调即结。今年以来,石首市综治中心共受理各类诉求276件,化解率达100%,本市信访化解满意率为97.4%。多元调解模式,针对同一矛盾汇聚多种元素,为解决纠纷按下“加速键”。
多元方法,精准施策,破解难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纠纷,“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多元破解是关键密码。“一张桌子议事、一块牌子聚力、一个探头护安、一支队伍齐心”的“四个一”工作法,将复杂社情转化为治理效能。以高基庙镇“五一”广场为例,此地因处于两省三镇五村交汇之处,人情社情复杂。当地通过“长桌”议事解民忧、评选“平安家庭”聚民意、安装探头护民安、组建队伍齐民心,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解决纠纷的途径众多,而能走进百姓心坎才是重中之重,条条道路皆应通向民心,多元方式走通是关键所在。
多元聚力,携手共进,攻克难关。松滋市八宝镇综治中心依托“七心合一”的功能布局,充分彰显治理效能。前不久,松滋市综治中心组织市人民法院沙道观法庭,联合“姚明华工作室”、松滋市供销社、八宝镇政府,成功化解一起土地腾退纠纷。多方力量组成调解专班,秉持勤上门、少说教、多倾听、找症结、促解决的原则,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及时化解。坚持情理法相结合,既注重法律的刚性,又不失人情的温度。多元聚力,共同破解难题,携手打造和谐局面。
织密多元解纷“平安网”,凭借多元力量托举,让平安之舟扬帆起航;筑牢基层和谐“护航堤”,为秩序、民生、幸福保驾护航。荆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撬动多元解纷“大格局”,深刻把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一般规律。截至2024年,荆州市、县、镇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率达100%,年均化解矛盾纠纷超万件,群众满意度达98.5%。基层治理,绘就平安“荆”彩画卷;人民美好,实现解纷“州”全目标。
(作者:殷建光 初审:陈超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