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网评湖北 > 正文

【红笔网评】呵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要“用心”出“新招”

时间:2025-04-14 浏览量: 作者:郭元鹏

“当时骨折的腿现在已经完全恢复了,多亏了调解员帮我拿到了工伤赔偿,不然治疗康复的费用真不知道怎么办!”4月10日,外卖小哥方明(化名)向“荆楚政法基层行”采访团提起自己的近况时感慨道。方明提到的赔偿金,正是潜江市多元化解劳动纠纷、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生动体现。(4月11日《湖北日报》)

新业态如外卖、快递、网约车等行业蓬勃发展,新业态劳动者群体日益壮大。他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穿梭,用辛勤的汗水为城市注入活力。然而,这批新兴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却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基层矛盾调处,也需要适应新的形势,跟上时代变化。

近年来,潜江市高标准推动市级综治中心建设,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构建起“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和便民服务平台,特别是在呵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传统的维权模式下,新业态劳动者往往面临着投诉无门、维权成本高、程序繁琐等诸多问题。而潜江市的综治中心打破了这些壁垒,就像外卖小哥方明,他曾因工伤而陷入困境,但多亏了调解员帮他拿到了工伤赔偿,使得治疗康复的费用有了着落。这背后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用心”。他们耐心倾听每一位劳动者的诉求,认真梳理纠纷的脉络,用专业的知识和暖心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随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的大幅增加,矛盾纠纷的具体状况也有了新变化。呵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既要“用心”更要出“新招”。这里就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外卖女骑手王文(化名)送餐时被街边突然窜出追逐撕咬的流浪狗惊扰,失去平衡摔倒致右腿受伤。然而,这天是王文开始送外卖的第一天,还是兼职上班。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工伤赔偿当然会有意见有异议。工作人员及时介入,站在双方的角度表达理解,拉近距离,缓和对立情绪。最终双方达成工伤赔偿协议。他们还以此案为突破口,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心关爱,多部门联合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活动,对新就业形态行业企业开展上门普法,指导企业合规用工,减少劳动争议。

新业态工作模式灵活、劳动关系复杂多样,沿用传统的劳动权益保护模式难以全面覆盖其需求。这个时候主动适应新的形势,破解新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首先,在法律保障方面,需要明确新业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让他们的权益在法律层面有清晰地界定。其次,在平台治理上,要求网络平台企业承担起应有社会责任,建立公平合理的报酬体系、工作强度限制机制等。

潜江市的探索只是一个开端。在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浪潮下,各地都应秉持用心服务的理念,不断推出创新举措,为呵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筑牢坚实的城墙,只有这样,新业态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劳动者的笑容才会更加灿烂。呵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要“用心”出“新招”!

(作者:郭元鹏  初审:陈超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