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骨折的腿现在已经完全恢复了,多亏了调解员帮我拿到了工伤赔偿,不然治疗康复的费用真不知道怎么办!”4月10日,外卖小哥方明(化名)向“荆楚政法基层行”采访团讲述自身近况时,感慨万千。方明提及的这笔赔偿金,生动展现了潜江市多元化解劳动纠纷、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切实成效。(4月11日荆楚网)
外卖小哥的感慨,是潜江基层综合治理成果的生动注脚。群众的烦心事,向来是基层治理的重中之重。有时,事情虽小,却涉及多个部门,该如何解决?近年来,潜江市以高标准推进市级综治中心建设,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打造了“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与便民服务平台,尤其在保障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方面,进行了积极且富有成效的探索。通过综合治理、多方协同,实现一站式解决问题,让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跃上新台阶。
护航新业态劳动者权益,顺应时代之需。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新业态劳动者应运而生。然而,法律法规的更新往往相对滞后,这就要求各级部门主动作为。护航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不仅是与时俱进、丰富工作内容的体现,更是全方位保护劳动者权益、不留死角的必然要求。潜江市多部门联动,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活动,深入新就业形态行业企业,进行上门普法,指导企业合规用工,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同时,积极协助新业态企业组建工会,推动新业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并搭建零工驿站(爱心驿站),满足户外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求职、休息、娱乐、免费上网等多元需求。群众的期盼,就是治理的方向。在护航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方面,潜江毫不“潜水”,勇立潮头。
显著保护成效,提升新业态劳动者获得感。外卖小哥因车祸骨折面临索赔难题,多方联动调解成功破局。调解过程采用“背对背”方式,从情、理、法多角度出发,劝导双方在赔偿金额上相互让步,并依据实际证据,为企业分析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事实可能性;女骑手上岗首日遭遇“狗劫”,柔性调解成功化解争议。调解人员站在双方立场表达理解,拉近关系,缓和对立情绪,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工伤赔偿协议;六旬民工杀鱼时手指受伤,通过政策解读维护其权益。潜江市设立龙虾产业矛盾调委会,打造“产业调解”“企地联调”新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绘就虾城和谐“枫”景。从妥善处理具体纠纷,到完善行业纠纷解决机制,潜江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实现全市人民调解组织从“有”到“全”的转变,将调解触角延伸至全市各个角落。如今,群众遇到劳动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债务纠纷等问题,都能在综治中心寻求解决方案并得到妥善化解。一站式解决问题,让群众心气顺畅,问题迎刃而解,社会秩序更加和谐。
“一站式”护“新”,构筑潜江综治好“枫”景。因地制宜,便民利民。潜江市23个区镇街道或独立、或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了综治中心,构建起“一站式受理、多部门联动、全链条闭环”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各村(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综治站,组建“村(居)两委 + 驻村民警 + 网格员 + 法律工作者 + 人民调解员”的平安建设队伍。“一站式”护“新”,将保障延伸到城市的角角落落,潜江综治好“枫”景处处可见。
(作者:殷建光 初审:陈超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