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武汉市青山区蒋家墩社区的宣讲台上,身着警服的江珊再次讲述27年前洪水中紧抱树干求生的故事。时光流转,江珊的故事中镌刻着干部培育的密码。她不仅是个体生命的奇迹,更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湖北省“干部素质提升年”里如何实现优秀干部精神、能力与作风的“薪火传承”的视角。
筑牢信念之根,传承忠诚薪火。江珊信念之火,始于生死关头奶奶那句“头戴五角星的叔叔会来救你”的嘱托。这份源自生命体验、刻骨铭心的信任,是她日后选择警服、坚守职责的精神原点。“干部素质提升年”中我们要传承的忠诚薪火,根基在于筑牢信仰之基。作为党员,我们要强化“理论溯源”的系统性学习,深研党的创新理论,把握其世界观、方法论,并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例如党员干部在武昌周周讲主题学习,在三会一课等活动中要中注重“场景体验”的沉浸式教育,充分发挥湖北武汉红色资源富集优势,组织党员深入红巷博物馆,毛泽东旧居,辛亥革命博物馆、重大工程现场等“实景课堂”驻足参观,在学习传承文化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具体的历史场景和现实成就中变得可感可触、入脑入心。正如江珊的信念源于亲历,通过理论武装与场景体验的深度融合,引导干部在追溯红色根脉、感悟时代伟力中,将外在要求内化为坚不可摧的忠诚信仰,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薪火永续。
淬炼担当之能,传承实干薪火。唯有历经一线风雨,方能锻造担当的铁肩。从“抗洪女孩”到铁警卫士,再到爱心妈妈,她的能力在一次次实战中淬炼提升。“干部素质提升年”要传承的实干薪火,其关键在于提升履职本领。因此,必须坚持“一线压担”的主战场导向,要在一线中有计划地把年轻干部放到乡村振兴、应急处突、信访维稳等吃劲岗位“墩苗”历练,在直面矛盾、解决复杂问题的“热锅”上摸爬滚打;同时,推行“揭榜攻坚”的实战化培养模式,鼓励干部主动认领、组团攻关,活跃在“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具体项目中。这种“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的实践路径,是提升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能力的必由之路。
厚植为民之心,传承情怀薪火。“干部素质提升年”要传承的情怀薪火,其核心在以人为本。“爱心妈妈”江珊对弱视孤儿小天的倾情守护,源于“他们让我想起获救的自己”的同理心。这份将“被守护”感恩转化为“守护他人”大爱的朴素情怀,是干部最宝贵的品质。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干部成长的必修课,要为群众办实事,掌握群众工作方法,例如,武昌区杨园街道通过“组团入户”“组团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添加居民微信”等方式,面对面倾听民声、心贴心感知民意,详实记录“民情日志”,精准掌握群众急难愁盼,在解决具体实事中温暖传递。
当年那棵承载生命的白杨树,早已化作她江珊心中不灭的“信念之树”。 可以看出,干部的成长需要建立长效制度,做到“薪火相承”需要我们深度悟透江珊的人生经历中蕴含的价值,作为党员,我们要传承 “忠诚、实干、为民”的薪火,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见贤思齐中促进共同提升,在助力支点建设的实践中担当作为。
(作者:周丽雅 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