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网评湖北 > 正文

【红笔网评】千机耀星河,楚天万象新

时间:2025-09-13 浏览量: 作者:吴晚冬

当2025年长江艺术季的夜空骤然点亮,4000架无人机在武汉江滩升起,如星河倾泻般勾勒出江豚跃动、牡丹绽放的光影图腾时,这场表演已经超越视觉奇观本身。无人机的星光倒映在长江波涛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今夜璀璨,更是一条古老文明拥抱未来的航迹。湖北正以科技为笔,书写着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荆楚情书。

星河为幕之处,藏着多少硬核科技?本届艺术季的无人机方阵是湖北创新实力的移动展板,无人机编队划过的每道光轨下,观众看见的是浪漫,工程师看见的是算法。北斗厘米级定位确保千机零碰撞,武汉理工研发的轻量化电机赋予灵活动力,华中科大的集群算法让图案变换如臂使指,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场灯光秀,更是一场精密制造与数字艺术的交响乐。这种“文化命题,科技作答”的模式,恰是湖北转型的缩影。从越王勾践剑的纳米级检测到曾侯乙编钟的3D打印复原,科技正成为解码荆楚文化的新语言,绘就与文化共生的壮丽史诗。

万象更新之时,传统产业带正在发生裂变。“星河”之下,一场更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在光谷,光纤传感器监测着长江大桥的每一寸钢索;在车谷,无人驾驶汽车穿梭在仿古街巷测试;在星谷,航天科工的卫星生产线让“湖北造”拥抱苍穹。最新数据显示,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万家,拥有有效专利总量47.46万件,“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这场无人机表演恰似一根银线,用光影串联起这些沉默的珍珠,让外界看见一条完整的技术项链。

向新而行之路,九省通衢变九省通途。千机共舞的完美协作,折射出湖北独特的创新生态,高校科研“最先一公里”与企业转化“最后一公里”在此无缝衔接。艺术季筹备期间,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团队与本地企业联合开发了无人机群控系统。正如表演中每架无人机既独立又协同组网,湖北的科技企业既深耕专业领域,又在长江经济带创新廊道中共享数据、人才、资本。这种“和而不同”的智慧,让襄阳新能源电池与宜昌清洁能源隔空握手,令武汉量子实验室与鄂州花湖机场的物流网络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当最后一个无人机方阵拼出“长江文化艺术季”字样时,江面倒影与星空连成一片,让我们想起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星宿图,两千年前的先民用青铜铸造星河,今天的湖北人用科技点亮苍穹。从编钟礼乐到量子通信,创新的基因始终在这片土地上奔涌,“千机耀星河”展示的是科技赋能的此刻璀璨,“楚天万象新”昭示的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光明未来,获得掌声的不仅仅是无人机,更是一条江、一座城、一个时代向上生长的坐标。

(作者:吴晚冬 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