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雏凤清声 > 正文

【我心中的思政课】记一次演讲

时间:2023-11-10 浏览量: 作者:钟芝庭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心中的思政课》。

谈及思政课,很多人闻之色变。究其原因,我想大多数人都将思政课看成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认为它对我们学习专业知识没有帮助,甚至与我们的生活相距甚远。但是,我想真心地跟大家说:“思政课不仅是一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必修课,而且更是一门我们应该终生学习的人生必修课。”此时大家小小的脑袋里一定充满了大大的疑惑,我为何能如此铿锵有力地说出这样一番话呢?首先,我想来谈谈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那大家有没有过疑问,既然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又是什么决定态度呢?答案就是,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而学习思政课恰恰就是帮助我们培养良好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思政课不仅与我们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立德树人相符合,而且也与我们每位大学生有着密切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也正是为什么我国从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坚持开设思政课。但在不同时期,思政课讲授的侧重点以及学习方法也会随之改变。人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它不仅要求我们从以前的老师要我学转变成现在的我要学,而且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时,我们没有一对一的专家咨询,更没有数学模型求出最优解,但是别忘了,我们还有一门看似不起眼,却总在不经意间帮了我们大忙的思政课。

大学之初的思政课,拆开来讲是《思想道德与法治》。很多人可能会心生疑窦,我不是学思政课吗,怎么又要学法律?思想道德与法治看似南辕北辙,实则不然。我国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

在思政课上,我们了解到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一名时代新人,我们要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守牢道德底线、增强法律意识。

在思政课上,我们领悟到人生真谛,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榜样,确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在毛主席对青年的勉励下,保持认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正确看待得与失、苦与乐、顺与逆、生与死、荣与辱中,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种种错误思潮,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在思政课上,我们认识到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个人精神上“缺钙”,就容易精神空虚甚至陷入精神荒漠,既不可能感受精神生活的丰满充实,更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担。“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因为有了理想信念,所以中国共产党人长驱二万五千里,挑战了人类生存极限,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伟大征途,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因为有了理想信念,闻一多无惧生死,勇敢发声,英勇就义;因为有了理想信念,屠呦呦青蒿济世,科研报国;因为有了理想信念,张桂梅创立女高,四处走访,为学生们抓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个世界其实很仁慈,它给了我们无数的优秀范本让我们去借鉴学习。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将青春小我融入强国大我,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今世界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当代大学生若想传好时代的接力棒,不仅要在思政课上学好理论知识,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以致用。如此这般,方才生逢盛世,不负盛世,堪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作者:钟芝庭(汉江师范学院 经济与金融230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