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雏凤清声 > 正文

【红笔网评】用脚步感悟长征,以行动续写传承

时间:2025-07-26 浏览量: 作者:李凯睿

长征,是镌刻在每个中国人心头上的一座丰碑。从得知“重走长征路·薪火永相传”专项活动时的心潮澎湃,到离开遵义时的无限眷恋。这场行动与心灵上的洗礼虽仅有五天,却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初入遵义,红色文化浸润心灵。乘坐高铁到达遵义站,站台的热闹繁忙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醒目的“隆重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标语尤为亮眼——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这座城市历史沉淀与文化自信的体现。红色之城的魅力在遵义市的每一个角落流淌,街道两旁的红色标语、公共建筑上雕刻的革命历史场景,都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乘车抵达遵义师范学院,校园内的一砖一瓦似乎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学术交流中心旁的浮雕尤其引人注目,浮雕上,革命先辈们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坚定的目光和激昂的姿态,仿佛在向我们传递着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我站在浮雕前久久凝视,心中涌动着对先烈们的无限敬意与深切怀念。

破冰活动,欢乐与感动交织。7月14日晚,遵义师范学院为我们举办了真挚暖心的破冰活动。妙趣横生的破冰游戏、师生们的悉心安排,都让我们这些“远方来客”倍感“宾至如归”。

回溯历史,革命先烈栩栩如生。从参观遵义师范学院校史馆、红色文化馆,到前往红花岗区观看碰撞心灵的实景演出——《伟大转折》。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亲身体验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遵义会议会址的庄严肃穆,让人仿佛能听到当年激烈的讨论声;红军街上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诉说着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在遵义,红色文化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闪亮名片,它不仅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走进乡村,感悟时代发展变迁。7月16日,我们乘车前往娄山关,重走长征路。

小尖山、大尖山战斗遗址与山下林立的房屋、良好的生活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如今来之不易幸福安宁,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的。

跨越时光,追随先烈奉献之行。7月17日,我们来到四渡赤水纪念园,实地感悟这一中国军事史上的神来之笔

通过认真瞻仰纪念园与聆听讲解员的精彩讲解,我深刻理解了打破思维界限的重要性。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苟坝会议会址,循着先烈的足迹,领悟坚持真理的重要意义。

五天太短,短到还没来得及尝遍遵义的羊肉粉、豆花面,看够娄山关的云、遵义城的美。五天又太长,长到足够让我们记住彼此的名字,记住遵义师范学院“厚德树人,笃学致用”的校训,更记住了“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

武当云海接黔岑,赤水丹霞共此心。湖北与遵义的距离,从来不是跨越千里的铁路线,而是两颗愿意靠近、倾听、共同成长的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新时代的师范院校学子,我们要着眼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将红色文化融入内心,以行动躬身红色教育,用奋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作者系汉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科2301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