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雏凤清声 > 正文

【雏凤清声】徐楚慧:铸魂逐梦 不负韶华

时间:2025-09-04 浏览量: 作者:


金秋九月,新学期的清风裹挟着求知的热忱,拂过汉江师范学院校园。今天,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五导育人”的导师制,为思政专业本科生成长领航。导师们的言传身教,是学子逐梦路上的引路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底色,是信仰的坚守。“思想导航”的核心,在于帮学子筑牢信仰根基。同学们会紧紧跟随导师的政治引领与价值观塑造,在《资本论》的研读中悟透真理力量,在“四史”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让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由书本知识化为心中的灯塔。让知党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行动自觉。

大二,是从“适应”到“奋进”的转折点。“生涯导正”的关键,是职业定向与发展赋能。学生应当主动向导师求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对接时代需求”,规划“学术深造与基层实践的平衡”,从导师那里学到看家本领,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化作个人成长的“路线图”。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容不得半点浮躁。“学业导进”聚焦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学生应当通过主动求教啃下《共产党宣言》的晦涩段落,打磨课堂上的每一次试讲,把“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传播力”练成本领。倍加珍惜每月一次的指导机会,积极提问、虚心请教,让专业能力真正成为服务社会的“硬通货”。

大学,是人格养成的“熔炉”。“生活导助”关注心理疏导与习惯养成。同学们可以向导师倾诉学业的焦虑、吐露成长的迷茫,在导师的帮助下养成“晨读经典、睡前复盘”的习惯,让自律成为日常,让阳光铺满心底,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让自己爬的更高、走得更远。

知识分子的使命,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就业导成”的核心是职业适配与社会贡献。学生通过向导师请教“基层宣讲员需要哪些能力”“理论研究如何回应现实问题”,在实习、实践中打磨自己,让未来的职业选择既契合个人成长,更符合服务国家需要,在科学认识世界中有效“改变世界”。

铸魂育人,薪火相传。导师制是学院给学生的“成长礼包”,也是时代赋予的“蜕变考题”。作为马院学子,应当以“五导”为纲,把导师的指导化作前行的动力;以“实干”为要,把专业学习融入家国担当;以“传承”为责,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火,传递给更多人。

新学期已至,新征程已启。同学们定不负学院栽培、不负导师期许,在“五导育人”的滋养中珍惜韶华、日日精进,长成能扛事、敢担当的马院人。

(作者系思政2401班学生、校辩论队学生骨干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