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作者 > 乔志峰 > 正文

乔志峰:“哑巴说话”的奇迹是如何出现的

时间:2017-01-21 浏览量: 作者:

    内江晚报社致歉:“哑巴说话”细节失实造成不良影响。中共内江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近日发表“致歉声明”,指出1月5日上午,在内江市市中区箭道街社区开展为31户孤寡老人、特困户、低保户送温暖活动报道中,由于记者、编辑责任心缺失,把关不严,导致1月10日《内江晚报》第6版《盖新被穿新衣,31户困难居民温暖过冬》一文中出现“哑巴说话”细节失实,在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声明称,内江晚报社对此高度重视,按照制度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将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加强能力建设。(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


    哑巴说话,闻所未闻。类似情节堂而皇之刊登在正规报纸上,难免引来嘘声一片。公众最好奇的,当然是如此低级错误到底是如何出现的。我也对此进行了猜测:一种可能,是记者写稿后编辑进行了删改,由于不了解情况导致“牛唇不对马嘴”;还有一种可能,相关送温暖的报道其实属于“八股新闻”之一种,让受助者表达谢意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采编人员写顺手了、形成了惯性,一不小心就让哑巴开口了。我还听到一种解释,说是受捐助者是将话写在纸上,并非通过口头语言表达谢意。这当然也有可能,但可信度有多高,我们就不好下结论了。即便如此,在面向大众传播的时候,为何不予注明,以至于闹出误会呢?


    随后,相关媒体回应称,该报道并非假新闻,刊发这样的报道是把关不严、工作失误造成的,正进行整顿。把关不严,那是肯定的。略有常识者都知道,一篇报道要想见报,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记者之后有编辑,编辑之后还有值班领导,还有校对。只要严格按流程办理,只要有一个岗位尽职尽责,类似低级错误不就不会轻易蒙混过关了吗?教训很深刻,现在,当事编辑、记者已经受到了通报批评,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要对工作程序进行重新梳理和规范、严格把关,防患于未然。


    上边提到的,是表面上的原因(或有形的原因),除此之外,或许还有无形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有论者指出,在表扬性报道内容把关上,存在系统性的粗心。反正说好话,错了,不过是少一个锦上添花,不像批评性报道,马虎半分,就有可能惹大麻烦。于是,编造,出错,违背常识,类似的笑话并非孤例。其实,何止是表扬性报道是这样,其他那些格式化、模式化的报道(比如会议报道),有多少用心了、不是应付差事?坊间流传一句话,说某些新闻报道属于“谁写谁看、写谁谁看”,很难吸引读者。“哑巴说话”被读者发现,说不定只是一个意外。查一下林林总总的报刊,比这更离奇的说不定也有。


    哑巴说话,不是奇迹,是笑话。毋庸讳言的是,该新闻报道本身成为一大新闻,不仅让涉事媒体很尴尬,甚至还引发了公众对送温暖工作以及媒体公信力的质疑,可以说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或许正是淡化了责任意识,才导致了某些问题发生。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切莫拿自己的公信力开玩笑。在传播手段日趋多样化、传播效率不断提高的今天,更需要守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


    (作者系“红笔”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