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作者 > 敬语 > 正文

[郧师网评]教师不应只在三尺讲台

时间:2012-12-21 浏览量: 作者:

前段时间,笔者在赤壁参加湖北省高校新闻协会2012年学术年会,座谈交流过程中,同行的一句话引发了所有老师的思考:放学后,从教学楼走出的几乎全是学生,很难再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和学生一边行走一边讨论的画面了。如今,高校教师队伍更加趋于年轻化,难见上述的场景很正常,可问题在于,我们的年轻教师是否能够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之后,能走进学生,听听他们可能存在的“困惑”呢?

惯常以亲身经历为由头,从小故事中阐释大道理的作家刘墉,曾在国外参观一所小学时,看到白雪纷飞的操场上,居然连一个撒尿小童的雕像也戴上了毛线帽,披着夹克衫。他问校长:“难道雕像也怕冷?”校长郑重其事地说:“在儿童的眼中,雕像也是怕冷的。为了让他们幼年就有同情心和爱心,所以我们为雕像穿上寒衣。连假的雕像尚且不忍其受冻,看到真人后,他们还会不伸手援助吗?”对此,刘墉发出了“爱的教育岂止是在课堂上”的感慨。是啊,高校的天职在于人才培养,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学生称呼我们一声“老师”,就意味着一种责任、一份爱心、一份奉献。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以最优质的教学、最贴心的关怀、最无私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立德树人的神圣事业中来,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温暖,从而发自肺腑地信任你、尊重你,乐于和你交流。

也许有这样的情况,不是老师不愿和学生交流,而是学生很少主动来找老师,或是师生有过交谈和讨论,但总觉不够深入。此外,如今的大学校园面积大,学生多,QQ、微博、微信等成为学生的宠儿,同学们大多更习惯了借助这样的新媒体来联络感情,客观来讲,这些外在条件的确制约了师生间的交流。然而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是存在的,更多时候,我们是不是踏着上课铃声来,又踩着下课点“匆匆而去”呢?三尺讲台成为了我们与学生沟通的单一渠道。学生叫不出老师的名字,老师更是不记得学生的样貌,这势必会影响到教书育人的效果。老师们不能只把三尺讲台作为自己的职责所在,不妨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生们一同下课,和他们在食堂里聊聊饭菜的口感,在宿舍里谈谈家乡的方言,在操场上切磋切磋球技,顺便倾听他们读书时的心得与困惑,只要教师竭尽诚心,学生必会以心换心。

作为教师,我们都渴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学业有成,自信地迈入社会,映射出母校的良好印象,宣传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为此专门写过一篇题为《学生是学校的名片》的文章。但是,赵教授随后也发表了另一篇文章,叫做《教师也是学校的名片》,反映了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和要求,同时也是对从教者的自律和鞭策。因此,三尺讲台之外,同样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舞台,我们依然能够期待师生共同“漫步”校园的画面,并努力成为受学生欢迎,受家长和社会称道的教师名片。

(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