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作者 > 虎尘 > 正文

姜虎成:“十四年抗战”关乎民族记忆的基本认知

时间:2017-01-14 浏览量: 作者:姜虎成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1月10日上午,新京报记者从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了解到,这封函确由该司所发,文件中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实。
笔者浏览了不少相关信息,并没有找到一个鲜明地、准确地、简洁地将“十四年抗战” 具体的概念确定下来的,只能借助综合信息作一个笼统的界定:“十四年抗战”包括“6年局部抗战”和“8年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前者是指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期间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部分华北、华中地区的中国军队抗战的“6年抗战”(也称“中国局部抗战”),后者是指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期间的“8年抗战”(亦称“全民族抗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增强文化自信必须熟悉国史,其中“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抗日战争历史”是民族抗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割裂开来的历史研究、学术观点、政治立场等,都是缺乏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表现。在传媒不发达的过去,人们更多地通过史书、史料,甚至是一些野史或小说等人文类的读物间接性地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那么我们的国史以什么样的载体记载靠谱呢?答案是:只能靠“国家权威”的性质,把它们记载到历史教科书上,然后让我们的子子孙孙,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所以,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过程中有责任秉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采取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传承国史发挥正面作用。
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未来的大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依靠什么培养人?答案就在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讲话中。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编修国史不仅仅是做学问那么简单,它直接构成人们对民族记忆基本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教材当中存在关于某一阶段的失实或疏漏,这无疑便会对国民和子孙后代造成误导。因此,作为史学家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治史良知,拿出“太史公”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态度来书写我们的国史和民族史。
(作者系“红笔”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