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作者 > 虹野 > 正文

虹野:教育改革不能忽视人性主导

时间:2016-12-30 浏览量: 作者:虹野

近日阅读了《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对其研究过程中的思辨和实验思考之余,对一些结论也是很感兴趣,对教育研究的启发非常大。在书中有一部分谈论的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或许不少教师朋友看到这个标题立刻就会反驳,如果人性是天生的,那不就是宿命论了?那还要教育干什么呢?正如书中所提的疑问,“如果人格是天生的,何必努力成为好家长?何必去帮助穷困潦倒的人?何必努力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在“人性是先天还是后天的”这个论题中,二元对立的解释肯定会带来很大问题。如果极端的把人性看作先天决定的,很容易在教育界、社会中形成“宿命论”,一切都由天注定,何必还再努力呢?如果把人性看成是后天“经验”形成的,由此而形成“环境决定论”,显然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性这个基本事实。
根据人们的经验,我们可以知道极端的先天决定论和极端的环境决定论都是不妥当的。完整的人格是通过遗传和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塑造起来的,问题在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谁是主导地位。
长期以来,行为主义人性理论统治了心理学领域,其基本主张是人的行为被环境因素所决定。在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甚至我们坚信可以通过教育把任何一个孩子塑造成想塑造成的样子。故而在极端的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教育长期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坚信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学生可以培养成科学家,坚信所有的人都可以学好数学,坚信身体孱弱的人通过训练可以成为运动员……当孩子无法在某方面成功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就归因为其态度不端正、还不够努力。
正是“环境决定论”对教育的影响,我们才坚定不移的采用统一模式、统一标准对待所有的孩子,把先天上多种多样的孩子在后天环境中努力的改造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口号喊很响亮,但却是把所有的孩子打造成一个模式。当前教育界对“环境决定论”对教育的不良影响也在反思,但是使用环境因素影响孩子的发展却一直进行着,一直都没有跳出“环境主导人性”的圈子。
如何解决“行为主义理论”极端化在教育中的带来的问题,笔者也在思考,不仅仅“行为主义理论”具有“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即便是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也只是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增加了个人能动性,并没有否认“环境决定论”。比如一个没有数学天赋的学生,行为主义理论者会利用奖惩来督促学生学习数学,认知主义者可能会尽量让学生理解数学来进行学习,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是做同样的事情,让没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去学习数学。其他天赋不同的学生在当今的尤其是国内学校中,都被迫做着同样的事情,其先天作用在教育中几乎丝毫没有体现。
“环境主导人性”的观念在教育界是根深蒂固的,以至于人们认为离开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教育就无法进行了。但在《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中却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并非环境影响着人的特性,恰恰相反,是人的特性影响着环境。也就说,实际上是人的遗传倾向塑造着周围环境。”例如,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比别的孩子感情丰富,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倾向使他们能够对父母的爱作出更主动的反应,从而强化其父母的行为。比如有的孩子遗传了好的身体素质,对其父母关于体育方面的行为比较有兴趣,从而强化父母对其体育方面的关注。
只是在“环境决定论”主导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坚信用自己的教育去改造学生,故而对学生的天赋视而不见,甚至做出不少扼杀天赋的事情。
当然对于人性是先天主导还是后天主导的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后天主导”的教育却越来越极端化,越来越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其问题越来越多,甚至不少教育已经在与人性为敌。
笔者不禁思考能否有另一条“先天主导”的教育之路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先天主导”的教育,第一个是我们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了解学生人性的先天部分和天赋?第二个是我们如何动态调整后天教育环境促进每个学生的天性和天赋的发展?第三个是我们如何让适应每一个学生先天发展的多种教育环境并存?
比如,我们提供更多的课程,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校也根据学生的喜好去开发相应的课程,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对学生的选拔也不再是整齐划一的高考了,而是由满足各种天赋学生的高等院校针对性招生……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要再试图改变或者塑造学生。
这样算不算外界教育环境依据每个学生的“先天”而改变呢?算不算“先天主导”的教育还有待争论,当然能不能做是社会的问题,或许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作为教师,改变观念却是可以走在前面的。
至少我们得意识到,或许当前我们的教育正在与人性为敌。故而我们不妨尝试从“后天”主导的教育向“先天”主导的教育进行转变一下。
本文系作者在中华教育改进社2016年会致辞整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