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是继国内著名A级景区和名胜古迹之后,又一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寄情于山水田园,发远古之幽思,续游子之乡愁,蕴含着无数的农耕文化基因,是农耕文明的集大成者,淳朴且稀缺。
作为离传统文化最近且流传农耕文明最广的乡村,无论时间过去多久,空间跨越多大,始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承载的广袤土壤。发展乡村旅游,让传统文化在民俗体验中传承,是乡村旅游的初心,也是民俗体验的灵魂。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尤其是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盲目跟风,不切实际的照搬照抄,复制别人的模式的现象,将一些有价值的传统生活场景无故掏空,一些历史沉积下来的牌坊、街道、会馆、手工作坊、非遗项目、宗庙祖祠、民间曲艺等自然形态和历史文脉,被成片、成街、成坊地拆除废弃,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所谓“时尚元素”,没有丝毫地方风味可言。其实,“立新”不必“破旧”,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食古不化、拘泥于传统。相反,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文脉,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得以传承,才是乡村旅游的初心,民俗体验的灵魂。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一地一风俗,正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资源,也是彰显个性,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美誉度的资本。树有根,水有源。以群居为模式的乡村部落,早的有上千年的历史,晚的也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继承者又是传承者,历史文化和历史名人层出不穷,正所谓,高手在民间。乡村旅游离开了滋养生息的“根”与“源”,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水竭则鱼亡。
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深入展开,人们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了更加深刻明晰的认识。中国农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下大力气修复自然生态,挖掘本土资源,拯救民俗文化,保护和赓续乡村“文脉”,吸引众多城里人前来投资创业,或是观光体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用乡村旅游带动扶贫脱贫,厚植民间文化底蕴涵养时代文明,已经获得显著成果。为了巩固成果,确保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各地采取有效措施,联合高校在“文脉”传承上下足功夫,让传统文化、历史名人在乡村旅游中得以活化,打造出一个个旅游精品,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旅游中传承。
当人们尽享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便捷与愉悦时,又何曾想到在这享受的背后又失去了什么。人们渴望“桃园”般的生活,渴望放飞心灵自由,寻找一片净土,体验“岁月静好”,重拾初心,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乡村旅游,厚植民间文化底蕴涵养时代文明,历久弥新,让传统文化在乡间地头中传承。
(红笔:杜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