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作者 > 杜剑彬 > 正文

杜剑彬:文明祭扫是对清明文化的最好传承

时间:2017-03-29 浏览量: 作者:杜剑彬

  春分过后清明到,一年一度的祭扫活动又要到了。“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宋代诗人高菊涧一首《清明》,道出了清明祭扫的宏大场面以及后人对祖先的无限追思和缅怀之情和对生命的赞礼。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历史上,清明祭扫是中华传统祭祀礼仪中一项重要活动。重视祭祀祖先,是古代礼仪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国孝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祭祀程序繁琐,内容参差不齐,耗时耗力又耗材,盛世“祭而丰”,衰落一切从简。传统孝道讲究“死后哀荣”,而现代社会强调生命至上,提倡死后从简,顺其自然。那么,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文明祭扫的新形势下,人们该如何既沿袭传统祭祀文化,寄托哀思,又合理有序地开展各类文明祭扫活动呢?

  笔者认为,祭扫不但是形式上的改变,如鲜花祭、网祭等,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改变。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就必须科学客观地理解祭祀礼仪蕴含的人文精神。古人认为只有那些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之先贤,才有可能“虽久不废”,后人仰之,死而不朽。传统意义上的祭祀礼仪,蕴涵着古人的智慧和治国治家的理念,他们认为祭祀祖先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化功能和强烈的仪式感,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这才是祭祀礼仪的人文精神,也是其流传至今的真正缘由。我们应该继承这一人文精神并使之发扬光大,让充满仪式感的祭扫活动回归本义,发挥其教化作用,使每家每户的良好家训家风得以代代相传,惠荫子孙。

  我们还要遵循古人“祭而丰不如养之厚”的原则,提倡移风易俗,文明祭扫,祭祀从简的新做法,这样既有利于社会俭朴风气的养成,也有利于文明祭扫形式的推广。我们祭祀亡灵,不能把故人当成神灵来祭祀,而应在一种肃穆的气氛中,追思先人如何创造财富,如何立德建功,如何惠及子孙,从而表达后人对先祖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因此,我们的祭扫,在形式上也应当是人文的,而不是神化的;是理性冷静的,而不是攀比冲动的。我们祭祀祖先,祭扫亡灵,不是祭祀鬼神,不能传播迷信,盲目铺张,而是通过祭扫这种仪式接受一次人文精神的洗礼,牢记家训家风,走好人生之路。

  有了这些清醒的认识,清明祭扫才会变得庄严神圣,而不会出现盲目挤占公共资源,大搞铺张浪费,甚至带有迷信色彩的祭扫行为。因此,清明文明祭扫是对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最好继承和弘扬。(杜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