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作者 > 毛晶玥 > 正文

毛晶玥:要让家门口的红色文化看得见记得住

时间:2018-08-19 浏览量: 作者:毛晶玥

8月11日,在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施洋烈士纪念馆里,工人们正在紧急施工,对纪念馆进行修缮。施洋(1889—1923年),竹山县麻家渡镇杨家河桂花树村人,为寻求革命真理,毕业后加入武汉律师工会,收入大都用来保障人权,伸张公理,被广大平民称为“劳工律师”,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进行总罢工。1923年2月15日清晨,施洋在武汉洪山脚下英勇就义。身中两弹,仍高呼“劳工万岁!”。施洋牺牲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汉口人力车夫为表达对他的哀思,在各码头设祭,数千车夫跪地痛哭并扶灵位游行,场面悲壮。施洋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97年,此次修缮将进一步搜集施洋烈士事迹材料,不断丰富馆藏内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人民网,8月12日)。
说到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人们通常都会想到井冈山,延安等那些著名红色基地。而鲜有人关注建在三四线城市、乡镇的红色基地。殊不知这些建设在家门口的红色文化新名片承载的意义未必输于著名的红色基地。据民政部不完全统计,约有2000万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以说,在祖国的每一土地上,无不浸润着烈士的鲜血。“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家门口的红色文化名片,是一个地方人民共同的精神动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红色记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化民成俗的传统,通过乡土文化、乡土记忆对世人进行感召教化。建设在家门口的红色基地所承载的记忆,应当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竹山人重修施洋烈士纪念馆的举动,对各地打造家门口的红色文化名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唯有深入挖掘整理这些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持续传承当地乡土红色基因,才能守住民族的根脉,才能守住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打造好家门口的红色文化新名片,也是对历史虚无主义最为有力的斗争和反击。所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伴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一些别有用心者开始利用网络诋毁邱少云、刘胡兰、董存瑞等民族英雄、革命烈士,他们蔑视黄土文明,颂扬海洋文明。故此,新时代加强红色文化研究,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廓清历史迷雾、揭示历史真相,凝聚党心民心,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手段,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应该从守护民族根脉、守护精神家园的高度予以重视。在家门口设计好、建设好、修缮好、维护好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载体,通过一件件刻满时代印记的红色藏品还原真相,让我们的历史不再扑朔迷离,而是可触可感,让后世子孙永远牢记劳工大律师施洋等革命先辈的初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让一个地区的红色文化看得见记得住,对为国捐躯的先烈是告慰,对中国革命的历程是致敬,对老区的发展是底气,对民族的未来是鼓舞。这一张张被发掘、被擦亮的红色名片,共同构成了各个地方的红色记忆;这一段段承载在地方红色名片中的艰苦壮丽的记忆,让老百姓看得见、记得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文化历久弥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不再遥远。
(红笔:毛晶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