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作者 > 毛晶玥 > 正文

毛晶玥:“向劳动者致敬”应当成为时代强音

时间:2017-04-30 浏览量: 作者:

不知从何时起,五一劳动节变成了旅游黄金节,劳动者是“三俗”农民工,劳动是“三低”旧工种。节日的内涵也随之变了:“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歌颂、赞美劳动变成了过去时,面对高速运行的经济,鱼龙混杂的文化,人们开始疑惑和迷茫:五一劳动节,到底该庆祝什么?该向谁致敬?

劳动不仅带来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且塑造了吃苦耐劳、诚实无私的中华精神。舜帝“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先秦时代有“孔席不暖,墨突不乾”的典故,直至清代的曾国藩也有“习劳则神钦”的家训,普通百姓更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则在陕北的梁家河插队劳动了7年。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了“劳动是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推动力,是人的本质”之论断。事实上,“劳动创造人”的观念中国古已有之。比如,两千多年前《诗经》中所讽刺的“硕鼠”,指的就是那些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权贵,以及那些动歪脑筋、坑蒙拐骗的投机分子。显然,人之所以能够脱离动物世界成其为社会的人,根源就在于由劳动所决定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曾经系统阐述过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他认为如果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剩下的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价值,尊重劳动者就是要承认劳动的无差别性和平等性。所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贡献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实现人人出彩的中国梦需要人人出力,故此,“劳动最光荣”、“向劳动者致敬”应当重新成为时代的强音。

 (作者系旅管系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