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作者 > 毛晶玥 > 正文

毛晶玥:社团活动如何办得有意义更有意思

时间:2017-03-22 浏览量: 作者:毛晶玥

办过社团活动的老师们应该都会有过这样的感受:活动似乎越来越难办了,有的活动往往是组织者累死累活、参与者毫无兴趣。活动开展完了,似乎大家并不买账,组织者也备受打击。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活动才算有意义更有意思呢?近日,汉江师范学院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学雷锋”公益彩绘石墩活动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媒体报道,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分几次开展彩绘活动,他们从早忙到晚,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同学围观,拍照,同学们也感觉有成就感。活动开展过程中他们采用了网络直播的方式和上千人进行线上线下互动,并吸引了200多名同学报名参加该团队。
华中师范大学万美容教授指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优越感,非常在意外界投向他们的眼光。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的做法给我们开展好社团活动以不少启示。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从中寻找办好社团活动的某些规律,就可以帮助组织者花小力办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花巧力办出社会公众受益的事情。
 启示一:社团活动尽量和专学习结合起来,利用自身所长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和所学专业、技能巧妙结合的社团活动不仅能够做公益,并且还能让同学们在服务中锻炼自己、获得成就感,受到教育。这次公益彩绘活动得到了美术专业老师的指导,既扮靓的校园,又展示了大家出色的绘画技能。
 启示二:社团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上须善于创新。汉江师院这次石墩“彩绘”活动从形式上讲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可它们把“中国风”和传统文化元素引入校园却是首创。在这里,传统与创新完美结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契合了新时代大学生追求个性自由、张扬的特点,同时也展现了同学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启示三:社团活动应善用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推广。“互联网+”时代可谓“众声喧嚣”,这样的大背景下往往“酒好也怕巷子深”。如果我们的社团活动能够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让同学们利用微信朋友圈、QQ空间动态来晒一晒自己有意义的活动和作品,甚至运用新媒体直播的形式面向更多的师生开展在线互动,不仅是对活动本身的宣传,更能增加学生社团组织本身的魅力和附加值。2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该者团队就是最好的汇报。
 学生在大学读三年书,唯有那些能够留下的东西才最有价值。大学里的社团组织五花八门,大学里的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可究竟有那些活动能够真正对大家的成长有益,并能够成为同学们永远的青春记忆呢?我们政工干部队伍只要是开动脑筋,还是能够大有可为的。
(作者系旅游与管理系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