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威评论>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权威评论 > 正文

中国文明网:莫让升学宴成为好家风的绊脚石

时间:2018-08-24 浏览量: 作者:陈立超

  近日,一位同学升学宴上的横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只见横幅上书“恭喜常建祥考上距离清华大学976公里的淮南师范学院”为了跟清华大学沾边,常建祥同学也是非常拼了。一场近似闹剧般的升学宴,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同时也暴露出浮躁功利的社会问题。(8月20日 中国青年网)

  开学在即,莘莘学子即将迈入心仪的大学,奔向人生的新起点。进入大学固然可喜可贺,但由此衍生出的“升学宴”、“谢师宴”这一社会现象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办升学宴的初衷,一是为了感谢师恩,二是为了给孩子和家庭留下“美好回忆”。但如今个别家长把子女升学宴作为炫耀机会,邀请同事及管理服务对象,借机大肆收受“红包”,“升学宴”一下子变了味,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这种行为不仅与中国传统美德大相径庭,更让子女在人生的道路上产生不良引导,带偏了家风,败坏了社风,妨害了节俭新风的树立。

  只有崇尚节俭才能给子女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家长作为子女的人生起步的第一导师,肩负着引导子女建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任,家长一方面要教育子女树立尊师重道,另一方面也不要忘记崇尚节俭清廉的好家风。家长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传递,将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位家庭成员。升学宴本来带有美好的初衷,让孩子沉浸在学业有成喜悦氛围中,迈向人生新的篇章,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因势利导,不但给社会风气造成诸多不良影响,甚至让贪腐之门大开,从根本上都带偏了风序良俗,毫无可取之处。身为父母,要以其身之正,带动家族之兴,以家风之纯朴促社风之清正,借此才能永葆家庭的兴盛与威望。

  与此同时,升学宴也逐渐演变成了甜蜜的负担。不论家长出于何种原因筹办“升学宴”于主于客都是一件劳心劳神的事。对那些筹办升学宴的家庭来说,虽收受大量礼金,但另一方面,这些收来的礼金大多是人情礼往,碍于情面,或多或少都会增加了家庭的负担。除此之外,在反腐处于高压态势的时代,金钱往来可能会触及法纪底线,不论是受礼的人还是送礼的人也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另外一些升学宴非常奢华,偏离了感谢老师同学的初衷,进餐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浪费,对例行勤俭崇尚节约的社会风尚来说同样产生不良影响。

  广大学生家长只有自觉抵制这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主动亮起拒礼“红灯”,转变感谢老师的方式,才能从思想深处荡浊涤清,遏制社会陋习的滋生,让子女从身教言传中感受家庭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