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威评论>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权威评论 > 正文

湖北文明网:让广大教师有更多获得感

时间:2017-09-08 浏览量: 作者:罗萍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庆祝2017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务实简朴开展好2017年第33个教师节宣传庆祝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依据主题、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一是突出“美”,大力宣传可亲、可敬、可爱教师典型。二是强调“实”,不遗余力为教师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三是做到“广”,动员各方力量共谋划、同行动、齐参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教师设立一个节日,无疑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是令教师们最感幸福的节日。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关乎到每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9月到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曾指出,“要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然而,在一些地方,教师节成了“开会节”、“批判节”、“送礼节”,让教师承受压力。伴随着第33个教师节的到来,各大商家也打出“教师节”的牌子,罗列了不少“教师节的礼物”,无不紧扣“教师节”这个主题。曾经,教师节沦落为“送礼节”,公众颇有微词,但不能将学生及家长送礼给教师这一现象,就让教师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在中央八项规定及狠刹四风的影响下,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的好转。教师在恪守职业道德的同时,同样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在教师节到来之时,强调与提醒教师不收取“红包”,但不必将教师节变成了道德的“烤架”。应该强化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尊重,对教师节注入更多的时代尊重和社会温情,让教师充满幸福感和尊严感,有更多获得感。

  荀子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当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扎根贫困地区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作出自己贡献的教育改革奋进者、教育扶贫先行者、学生成长引导者们也是全社会应当关心的对象。因此,全社会应当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而不能让教师在承受繁重的教学工作和偏低的收入之余,还要面对社会舆论的种种误解和责难。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基层教师地位;要加大财政对基层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要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要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只有教师工资待遇提高了,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专业发展通道更加顺畅,教学工作的自信心增加了,工作生活既有今天,更有明天,才能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