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军事记者》杂志发表的原战士报社政工处编辑孙炳祥的署名文章《新媒体时代党报如何发挥喉舌作用》,触动我们内心的东西不少,其主要还是如何正面发生、如何灵活发声、如何互动发声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深层思考。
党报党刊正面发声。这里的正面发声,一是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的主渠道理当守土有责。新媒体时代,党报党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尤其重要。是因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和移动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呈现出文化多元而且是多变的价值导向,必然要给我们过去传统的传播方式带来极大的挑战。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如何坚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显得格外重要。二是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的主阵地理当理直气壮。自媒体时代必然要伴随着各种不同声音的出现,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麦克风”,我们要正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打破过去长期以来“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这样一种传播形式。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理直气壮发声才显得特别重要。如今网上各种声音混杂,而我们的党报党刊的发声又理不直气不壮,那就容易给读者造成没有主心骨左右摇摆的印象。三是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的主战场理当旗帜鲜明。前段时间网上关于诋毁党的领导和抹黑英雄形象的恶毒言论如沙尘暴一般,吹得人们眼花缭乱,让一些人一时间都找不到方向,这是十分可怕的。幸亏治理及时,还了网络以清爽。作为传统媒体的党报党刊必须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发声,有力地回击这些负面的声音,必要的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是理所应当的。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即时站出来进行正确舆论引导就非常有效,给大家思想上进行扶正,起到了传统媒体对自媒体引路的作用。
党报党刊灵活发声。这里的灵活发声,一是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的喉舌理当亲切表达。过去大家对传统的党报党刊板起面孔的教训人的问题还是多少有些看法。而今自媒体迅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出不得不使我们的传统媒体自我转型。如果还是过去的表达方式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恐怕还会引起广大读者和众多网民的严重不满。因时而动,因事而变,是必然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二是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的喉舌理当务实表达。转作风一度时期以来成为传统媒体面向新媒体时代到来的一次从未有过的自我革命。转作风说到底是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的记者必须走出高楼深入基层,因为过去一家发声,次后发声,第二天发声,都没有任何的影响,而随着自媒体的出现,不得不使我们的主流媒体记者更加注重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挖掘深入采访进行深层引导,否则浮在面上报道出来的东西没有多少分量也没有多少说服力。新闻的源头活水在基层。三是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的喉舌理当清新表达。改文风是转作风的升华,也是转作风的生动体现。传统媒体顺势而为,与其说是顺势而为,不如说是新媒体时代和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不得不为。不为就有可能没有出路,更没有活路。清新表达的背后是一代传统媒体记者的必然选择。人民日报在这方面带了一个好头,走出了过去多少年来没有过的新路,给全国读者耳目一新之感,这是媒体人常念叨的事情,我们为人民日报点赞,更为这一全新变化叫好。
党报党刊互动发声。这里的互动发声,一是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的喉舌理当不能走样。环境变了,但追求真理不能改变。我们一些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真实而不走样的互动作了一些认真地探索,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党建网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他们把传播党的声音,与网民互动相结合,作了很好的尝试,用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广大网民,此做法非常成功。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党建网对中央出台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即时跟进并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表现出党的喉舌在新媒体时代的高度自觉与高度清醒。二是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的喉舌理当不能脱节。新媒体时代,强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其深意是,不能搞“两张皮”。而现实看来,有的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互动中还存在脱节的问题,没能做到勤互动,出现了想起来互动一下,想不起来或者是忙起来就不互动,这势必造成了一些重要信息与大家渴望知道的东西形成滞后或者遗漏。三是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的喉舌理当不能游离。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一个培训班上,不少业内人士在小组发言时对“有些新媒体为了迎合一些网民的口味,理当正面发声而没有能理直气壮的正面发声提出了批评”,这个批评我看说到了痛处,也给一些新媒体在网上搞一些所谓的“增加更多点击,吸引大家眼球”的做法敲响了警钟。当然对有些幽默的段子或故事,或是带有一定心灵鸡汤的文章,不是不可而是不能长期占据大量的网上平台,而是要有意识地传播正能量唱好主旋律,传播好大政方针和时事政治,传播好党的声音、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不能为迎合而迎合,为赚取一些点击量,为吸引大家眼球,如果是那样,就有违我们的初衷与职责。
汉江师范学院 "红笔"网友俱乐部 Copyright © 2015 党委宣传部制作、维护
|